【Now新聞台】美國總統特朗普強調擊斃索萊馬尼是要阻止一場戰爭,但按事態後續發展,好可能事與願違。
一如他當初批評伊朗核協議有漏洞,擔心伊朗在15年後無限制提煉濃縮鈾,因此指示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結果是美國重新制裁伊朗,加強了伊朗強硬派的氣焰,亦令伊朗在中東各地支持的民兵更為活躍,最終因為索萊馬尼的死,伊朗在簽訂核協議不足五年,就宣布不再受協議束縛。
美國當年退出核協議的決定並沒有令世界更安全,美軍今次行動同樣引起外界質疑,會令海外美軍以至美國本土更加危險。
值得留意是參議員墨菲以「暗殺」之名形容美軍的行動,有國際法和戰爭法專家同意這個講法,指兩國不是交戰國,派美軍駐守伊拉克的目的是對付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而不是伊朗,因此不能夠將美軍擊斃索萊馬尼的行動定性為防衛,而是暗殺。
無論在和平時期以至在戰場上,海牙公約和日內瓦公約都明文禁止暗殺,美國亦有行政命令禁止任何人代表美國政府進行暗殺。不過有專家指出,如果美國是受即時致命威脅而擊殺索萊馬尼,行動有可能被定義為防衛,但由於美國並無對外分享情報,令外界難以判斷。
一直反對美國退出核協議的英法美三國,在事發後48小時才發出聯合聲明,表明三國將共同努力緩解中東緊張局勢。
分析相信歐洲在事件上態度審慎,沒有明確站邊,是不想再次捲入美伊衝突中,除了擔心有可能殃及三國派駐中東的士兵,更害怕一旦中東亂局再起,會觸發新一波難民潮,至於一直希望從中東全面撤兵的特朗普,按目前情況看相信短期內難以實現,或會影響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