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世界衛生組織明年把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國際疾病分類》。有歐洲醫學組織認為,傳統醫學欠缺足夠科學基礎,世衛這麼做可能會誤導病人,加重醫療系統負擔,要求加強監管傳統中醫藥。
今年5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當中的第26章補充章節首次納入了傳統醫學,將起源於古代中國、現時在中國、日本及南韓等國家普遍使用的傳統醫學病症進行分類編碼。
不過歐洲學院科學顧問委員會及歐洲醫科院聯盟最新發表聯合聲明,指世衛將傳統醫學納入《國際疾病分類》,可能會誤導病人採取不適當的療法。
聲明提到部分草藥可能有毒性,而且現時的中醫治療方法相當主觀及因人而異,科學基礎較為薄弱,亦欠缺監管基準,要求對中醫使用的草藥及針灸等療法加強監管,必須證明是安全有效,並且有科學根據。聲明又促請歐洲理事會及歐盟成員國,確保所有藥物及治療方法符合基準。
由世界衛生組織制定及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是各國政府在醫療、管理、教學、科研及政策制定方面關於疾病分類的規範性標準,各國會以此為基礎,決定如何規劃衛生服務分配醫療資源等。
世衛說將傳統醫學納入分類不代表支持使用,但歐洲科學家就擔心,草藥或相關醫療產品的製造商會藉此宣傳,令公眾誤以為傳統醫學已證明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