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北海道6.7級地震後,氣象廳再三警告短期內或有規模相若的餘震,餘震強度一般雖較主震弱,然而持續時間短則一、兩天,長則以年來計算,破壞力不容小覷。
地質學家目前可依照經驗法則,預測餘震何時出現及規模,惟無法掌握餘震位置,要突破研究瓶頸,人工智能也許能幫上忙。
美國哈佛大學與Google合作研發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初步測試結果顯示系統預測餘震地點準確度,較現有方法大幅提升。
系統運作原理是訓練神經網絡,透過深度學習演算法研究逾13萬組主震與餘震的數據,系統首先鎖定受斷層滑動影響的區域中有哪些位置發生餘震,再比對該處於主震後的應力分布,分析兩者之間關連。
學習完畢後,研究人員安排人工智能系統及另一現時廣泛使用的預測模型「比試」,讓它們分析另一批3萬組地震歷史數據。這次只會接觸主震相關資料,由系統自行預測餘震位置,再對照現實情況,看看系統預測偏差大小。
測試結果以「0」至「1」數值呈現,數值越大,準確度越高,人工智能系統得分0.849,遠勝對手,表現較佳,原因在於人工智能系統具備能力分析及整理眾多複雜物理現象,推斷餘震位置時考慮因素相對較全面。
由於系統於學習過程中參考了全球地震數據,預測機制對不同斷層同樣有效,應用層面更廣泛,惟研究團隊亦強調
系統仍處初步研發階段,尚有很大完善空間,其中一個局限是系統預測過程耗時太長,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餘震
均是於主震一天之內發生,若果不能提高效率,再準確的系統也無用武之地。
人工智能防災應用面世需時,惟救災方面,早已派上用場,2015年尼泊爾地震救援隊伍出動無人機,拍攝災區高空影像,經人工智能系統加以分析,評估不同地方受災程度,制訂救災方案,加快搜救及災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