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有人說最難開口說的話是「對不起」,不過你以為很普通的說話,實際又未必那麼容易聽到。
多謝各位說「多謝」讓大家聽聽。
最近有語言學家分析5個洲上8種語言,包括土著語言,分析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如何表達感激之情。
方法是在居所或社交場所放置攝錄機和收音器,錄下家人或朋友等相熟人之間的日常對話,計算有多常言謝,不單是「多謝」這個字,其他表達感謝的用語,如「你真好人」、「做得好」也計算在內。
其他正式場合,例如在店舖買東西說多謝的情況會特別多,因此不包括入研究範圍。
結果分析1057段對話,發現人與人之間一方要求協助時,近9成另一方會立即伸出援手,但受助一方卻很少開口說多謝,平均每20個場合才會說一次。
說得最多「多謝」的是說英語的人,其次是意大利語,但也只是大約每7次對話才出現一次。
厄瓜多爾北部雨林中一個族群從來不會說多謝,因為語言中根本沒有「多謝」這個字。語言學家指這種情況不算罕見。
原來我們那麼無禮?語言學家說並非如此,人與人之間少說多謝只是語言傳統,跟禮貌無關。相熟的人習慣了,有人要求幫助時自然會合作照辦,無必要特別言謝,聽不到多謝也不會介意。相反除非情況不許可合作,才需要特別解釋。
語言學家指出,合作是社會規律、是好現象,反映彼此有互助互惠的默契及信心。有些地方,非常大的恩惠才需要說多謝,例如拯救生命;有些地方說太多多謝反而顯得奇怪,甚至被認為是侮辱。
這個研究是悉尼大學語言學教授恩菲爾德大型語言研究的一部分,目的是探討語言作為社交的主要工具而不是表達思想的工具。
數年前恩菲爾德的團隊研究這個字「吓、哼、嗯、啥」,發現地球上幾乎所有語言都有發音和意思相近的字,廣東話大約是「吓」,用作助語詞或表達疑問。這個罕有的全球通用字看似不太有意義,卻不可或缺。
這個發現為恩菲爾德贏得2015年搞笑諾貝爾文學獎,雖說搞笑,實則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