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多名英國首相曾利用提前大選策略

多名英國首相曾利用提前大選策略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多名英國首相曾利用提前大選策略

【Now新聞台】根據英國政制,選民並非直接投選首相,而是透過選擇所屬選區的國會議員。取得最多議席的政黨,它的領袖將成為首相。

2011年國會通過法案,規定每五年舉行一次大選。提前大選的條件是國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決議,或有三分二議員同意提前舉行大選。

文翠珊在去年7月接替脫歐公投後辭職的卡梅倫,她之所以入主首相府,全因勝出保守黨黨魁選舉,未有經歷大選洗禮。

加上保守黨在國會只有輕微優勢,為脫歐帶來制肘。因此文翠珊希望提前大選,取得民意授權,並擴大在國會的話語權,掃除政治障礙。她的如意算盤又能否打得響?

回顧歷史,不少英國首相都曾利用提前大選的策略,爭取政治利益。

在1964和1974年兩度當選首相的威爾遜,分別在上任後18個月和9個月提前大選。第一次成功大幅增加工黨議席,但第二次卻未能如願,最後工黨被迫與自由黨簽署合作協議。

接替邱吉爾的艾登以及接替戴卓爾夫人的馬卓安,均好像文翠珊般,無經歷大選便入主唐寧街,兩人分別在上任後1個月和16個月提前大選。

艾登成功為保守黨進帳議席,而馬卓安那次保守黨則喪失40席,但保住第一大黨地位,亦未有如民調估計般,大敗給工黨。

這場被形容為英國最戲劇性的大選,正好說明選舉充滿變數和驚喜,提前大選的後果,與首相預期隨時有落差。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