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到訪土耳其,並與總理耶爾德勒姆會談,是土耳其流產政變半個月以來兩大北約組織成員之間的首次高層會晤,但土耳其反美情緒高漲,大批民眾抗議鄧福德到訪。
大批土耳其人到駐安卡拉的美國大使館,抗議鄧福德到訪。他們指鄧福德是全世界的頭號恐怖分子,推動伊斯蘭教士居倫的支持者發動政變,意圖重新設計土耳其,導致近三百人在政變中死亡。
土耳其流產政變後,與美國關係明顯惡化總統埃爾多安,認定流亡美國多年的居倫是政變幕後主謀,他批評美國不願意引渡是包庇,又指控美國駐中東地區指揮官沃特爾支持政變勢力,居倫只是美國的棋子,暗示是美國情報機構在幕後策劃政變,令土耳其民眾掀起反美情緒。
鄧福德此行是想試圖修補關係,周一早上在土耳其軍總參謀長阿卡爾陪同下到國會視察政變造成的破壞情況,可以見到部分地方彈痕處處,倒塌的瓦礫仍未清理。鄧福德之後到總理辦公室,與耶爾德勒姆會面,兩人在會前准許記者拍攝。不過,期間兩人不發一言,連禮貌性的寒暄都沒有,氣氛尷尬。
土耳其傳媒報道,耶爾德勒姆會上再次要求美方盡快引渡居倫回土耳其受審,鄧福德重申有關引渡申請正由美國司法系統評估,鄧福德之後會到土耳其南部北約借用的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
此處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軍事大本營,美軍在土耳其駐有二千二百名軍人及職員,其中千五人駐守因吉爾利克基地,基地除部署了大量戰機,還有大約五十枚核彈。
兩天前,當地誤傳再度發生政變,千多名平民及軍警一度包圍基地。
土耳其政府指基地為政變軍人的飛機提供燃油補給,於政變當晚曾勒令關閉基地。
除了美國和北約、土耳其和歐盟,特別是德國的關係亦都轉差,副總理庫爾圖爾穆什在內閣會議上,批評德國禁止埃爾多安早前向在德國集會的支持者發言,是違反言論自由。
土耳其外交部已召見德國駐土耳其大使館代辦抗議。
德國科隆周日有上萬名土耳其人集會,抗議土耳其的流產政變,埃爾多安原訂在集會上,透過視像會議向民眾發表講話,但被德國警方和法院禁止。
根據土耳其和歐盟三月時達成的難民協議,歐盟原訂七月起,對土耳其公民提供免簽證待遇,但歐盟強調土耳其必須先滿足協議中,全部七十二項先決條件。
土耳其早前警告若歐盟不兌現承諾,土方有可能中止難民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