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恐襲陰霾籠罩法國,多間法國主流傳媒不想為恐怖組織製造英雄效應,令情況變本加厲,宣布不再刊登恐怖分子的相片。不過,亦有報章不認同,指媒體自我審查禁登相片只會觸發民眾恐慌,在社交網絡年代更顯得多餘。
法國過去十八個月,從《查理周刊》受襲開始,先後遭到七次恐怖襲擊,造成近23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傳媒最初對施襲者作出廣泛報道,多名有份參與去年底巴黎連環襲擊的恐怖分子,傳媒巨細無遺登出他們的相片,詳述他們的底細、姓名、年齡以至成魔之路。
至本月中,國慶日發生的尼斯海濱恐怖襲擊,繼續有傳媒披露施襲者的個人資料,不單有他的相片、出生地點、職業、家庭狀況,以至他吃豬肉等生活細節都有提及。
法國世界報認為傳媒必須負起責任,抵抗恐怖主義,決定不再刊登兇徒的相片,避免製造英雄效應,引發其他人爭相仿效。至諾曼第教堂神父遇害案發生後,法國電視台BMF-TV天主教報章拉赫魯瓦報決定跟隨,歐洲一台更決定連恐怖分子的名字都不提,目的是不讓他們有成名的機會。
巴黎有心理學家從施襲者在兇案現場留下身分證明文件,可以看出他們希望「一戰成名」,有死後成名的想法。不過,解放報認為不應該「一刀切」,在刊登施襲者相片時,會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不同決定,費加羅報和新觀察家亦已決定不跟隨世界報的做法。
同樣持反對意見的法國國營電視台發聲明表示,傳媒的工作是要報道事件,所有國民皆有知情權。各大傳媒應該避免爭相走向自我審查,以冠冕堂皇的語言作出禁止刊登相片的聲明。他又認為愈禁愈會引起公眾恐慌,尤其在社交網絡的年代,主流媒體單方面不刊登恐怖分子的相片顯得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