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德國一星期內發生四宗針對平民的襲擊,部分由難民發動,令人質疑總理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危及國家安全。同時引發討論應否修憲容許士兵在緊急關頭,於本土執勤,可能改變德國軍隊在二戰後的角色。
當街射殺途人、火車上砍傷乘客、餐廳炸彈爆炸,德國一周內接連發生四宗針對平民的襲擊,其中三宗的施襲者都是難民或申請庇護的人。令人關注德國政府對難民「大開中門」的政策,是否為國家安全埋下計時炸彈。
總理默克爾當初向難民伸出援手贏得掌聲,但襲擊事件一再出現,國內開始有聲音質疑或反對接收難民,甚至將連串襲擊的矛頭直指這位「難民之母」。
默克爾政府支持度創新低,民調中三分二人認為,她在明年大選「無得留低」。默克爾表示明白民眾的憂慮,強調保安部門會盡全力保障國家安全。
慕尼黑購物中心槍擊案,當局出動二千多名警察及特種部隊圍捕槍手,但未見士兵蹤影。這是因為根據德國在二戰後通過的憲法,軍隊只可在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下,才可在本土執勤,襲擊事件重燃修憲爭論。
有四名港人受傷的維爾茨堡火車襲擊案發生後,巴伐利亞州內政部長海爾曼提出有關憲法內容過時,稱如果國內發生嚴重恐怖襲擊,而軍方正待命,難以理解為何不可動用兵力。
聯邦內政部長德梅齊埃亦表示,同意這個看法,並指出可能不需要修憲,也可容許聯邦國防軍在緊急狀態下協助警方,保障國家安全。
其實早在連串襲擊發生前,德國國防部月中發表白皮書,指德國是歐洲重要一員,需肩負起更大責任,應對日益嚴峻的恐怖主義等安全威脅,目前德國有派士兵,參與海外的非戰鬥任務。白皮書建議增加國防預算和二戰後首度增兵,被視為國防政策的一大轉變。
除了擴大軍隊角色,有議員提議加強槍械管制,打擊非法買賣武器及設立歐洲的槍械登記冊,讓歐盟更易追蹤槍械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