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內地連續兩個月通縮,國統局指提振消費等政策逐漸見效,但有分析認為關稅戰將進一步加大通縮壓力。
受季節性因素及國際油價下跌等影響,內地居民消費價格連續兩個月下跌,但跌幅收窄,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1%,市場原本預期按年持平,其中食品價格按年及按月均跌1.4%,非食品價格按年微升。
而反映上游生產物價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跌幅擴大至2.5%亦差過市場預期,並已連跌兩年半。
不過國統局指,高技術產業發展及「以舊換新」等政策支持下,部分行業供需結構改善,價格出現積極變化,又指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明顯回升0.5%,反映提振消費需求等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
有分析則認為,內地通縮壓力在貿易戰下會繼續加劇,預料中央會推出更多政策支撐經濟。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說:「貨幣政策功效未必太強,反而穩住股市、樓市,表明是支持消費一部分,因此今年以內需抗衡外部風險,這政策邏輯很簡單,(中央)落藥亦願意更猛。」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則認為,目前提振消費政策主要聚焦「以舊換新」,對提升整體物價水平作用有限,隨著貿易戰急速升溫,內地經濟將面臨新挑戰,預計人民銀行將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30個基點及將降準100個基點,並提前在第2或第3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