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科企專線】港交所冀提前接觸未決定來港上市科企

【科企專線】港交所冀提前接觸未決定來港上市科企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科企專線】港交所冀提前接觸未決定來港上市科企

【Now新聞台】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期望「科企專線」能提前接觸仍未決定來港上市的科技企業。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說:「往往在數年前設計(18A、18C)章節時,未必完全照顧最前緣科技的需要,所以在這背景下,現在籌備科技專線,無非去綜合與企業接觸時,他們常常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全盤地作一個量身訂造的安排。」

有立法會議員關注,部分經「18A」及「18C」規則上市的科企股價表現未如理想。

陳翊庭回應,目前全球未有一間交易所專門為未有盈利的科企服務,難以與其他地區的科技股比較,但經「18A」上市的公司在今年首季都有不錯表現,港交所同時亦會檢討及優化新股價格發現及定價機制,包括增加「具議價能力」投資者的參與,不過就引起議員質疑。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何敬康說:「首次公開招股(IPO)定價文件提出增加「具議價能力」投資者的參與定價流程,我想問會否導致大型機構投資者及散戶之間有些利益失衡?」

陳翊庭說:「今次檢討的原意,就是因為注意到目前有一個利益失衡的情況,因為回撥機制在超額認購倍數高時,有一半發行額回撥給散戶,往往令機構投資者卻步,他們認為分不到貨,索性不會花太多時間研究新股,而導致部分新股表面會有數千倍,散戶方面的公開超額認購,但沒有後續的支持力。」

陳翊庭亦指,港交所審批上市申請時間中位數由2022年時61日縮減至28日,將對包括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一視同仁,加快整體上市審批時間。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