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財政部透過認購國有內銀A股注資,券商認為,有助改善4大行長遠資本實力。
今次財政部向4大國有內銀,包括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注資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是中央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第3次向國有大銀行注資。
摩根士丹利指,今次財政部注資規模較預期少,原本市場預期中央會向6大國有銀行合共注資1萬億元人民幣,平均每間獲注資逾1600億元。不過大摩認為,注資反映市場導向的因素,因為4間銀行的配股價都有合理溢價,平均計市帳率(PB)約0.7倍,資本充足比率偏低的交通銀行及郵儲銀行獲中央注資後,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將明顯提升。
大摩又稱,注資有助國有銀行資本充足水平與國際業界接軌,長遠將加強穩定信貸供應及風險承擔能力,而並非單純的為了刺激短期信貸增長。
中信里昂認為,國有銀行市帳率低,難在市場集資,提高資本對國有銀行長遠正面,相信農業銀行及工商銀行會在明年獲得注資,規模會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
申萬宏源表示,中央以高於市價方式認購四大行A股,體現出有意維護中小股東權益。
瑞銀預料,建設銀行獲注資後,股價表現跑贏其他3間銀行,因為配股對建行攤薄效應最低,交行及郵儲銀行雖然短期股價表現可能較遜色,但長線看,兩家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