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內地8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18個月低位,遜預期。有經濟學家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將逐漸偏弱,中央有需要推出政策刺激經濟。
疫情再於全國多個地方爆發,加上傳統製造需求淡季,反映宏觀經濟先行指標的官方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均跌至年半低位。
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官方製造業PMI連續5個月回落,較7月跌0.3個百分點至50.1,低於市場預期的50.2。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較7月顯著回落5.8個百分點,報47.5,是自去年3月以來首次低於50以下的盛衰分界線。
有經濟學家預期,下半年PMI走勢將持續疲弱。
瑞銀證劵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說:「我們的判斷是,下半年經濟會逐漸走弱,因為疫情各方面影響,因此我們也認為財政政策上會相對放鬆,包括地方債發行加速和基建投資回升,對沖疫情帶來的相關負面影響。」。
由於市場需求減弱,8月內地新定單指數跌1.3個百分點,報49.6,主要是高耗能行業的新定單指數回落幅度較大,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業,新定單連續3個月處於收縮區。
雖然多個指數都錄得跌幅,不過,大中型企業PMI均在50以上,反映內地企業運行相對穩定。
至於人民幣走勢,瑞銀認為,現時的匯率波動主要受美元影響。
汪濤說:「目前中國經濟復甦繼續擴大開放等政策,包括出口較強勁,都支持人民幣相對較強的位置。」。
汪濤表示,由於預期美元仍會走弱,估計人民幣年底將見6.4兌1美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