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失業率升至百分之7以上,近一周逾80萬人加入申領失業救濟「大軍」。疫情下,美國經濟復甦仍有阻滯。
不過另一邊廂的股巿,自3月以來,由科技股打造一波牛巿同實體經濟顯得格格不入。尤其新股市場,今年公開招股集資規模,升至千禧年前,即科網泡沫爆破前的水平,是否隱含危機?
有數據公司統計,截至第三季尾,美國新股集資額達950億美元,折合逾7360億港元,要打破1999年全年新股集資額1080億美元紀錄,只是一步之遙。
到目前為止,有235間公司完成美國上市,是2000年以來最多。以集資額計,八成來自醫療保健、科技
及以SPAC模式,即「特殊目的併購的公司」上市,當中有雲數據平台Snowflake、跨境電商Wish等焦點新股。
2020年可能是悲情一年,全球經濟陷谷底,失業、消費市道差、地緣政治不穩等因素,但偏偏有不少公司選擇上市,部分是因為過去大灑金錢的創投基金疫情前開始變得保守,令科技初創企業決定在業務增長放緩前趕上市。
有分析則認為,聯儲局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利率長期保持低位,大量資金湧入股票市場,散戶寧願投注在新上市的大型科技股上。
疫情改變了大家生活模式,更依賴科技創新刺激科技股向上,今年新股首日掛牌的新股平均較招股價高出兩成四,較近數年都要高。就連向來不會在新股市場分一杯羮的「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亦在54年首次投資新股投資雲端數據平台。
Snowflake價值超過7億美元的股票,上市當日翻倍大有「斬鑊」。
以SPAC形式上市的公司亦成為趨勢,這個俗稱「借殼上市公司」,集資額佔比由過去十年平均百分之9上升至今年的四成。這一類公司雖然未有實質業務,以併購為目的,向投資者集資。這種繞過傳統IPO程序的新上市途徑,摩根士丹利相信市場需求將會日益增加。
2020年尚有3個月,最少仍有15間公司準備在美國公開招股,例如集資近30億美元大數據公司帕蘭泰爾
、市傳出租民宿平台Airbnb亦計劃趕在今年上市。
有投資者擔心,美國科技股熱潮一旦退卻或會影響新股市場表現,不過現階段下定論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