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首季業績好過市場預期,而四月的業務表現亦令管理層感到滿意。滙控在倫敦的股價造好,較本港收市價,升超過百分之1。
滙豐控股今年業績有好開始。截至三月底,首季滙控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為24億美元,折合約186億港元,按年倒退四成,主要受26億美元的債務公允值不利變動影響。首季股本回報則降至百分之6.4,差過預期。
如果按實際除稅前利潤比較,按年升兩成半,達到近68億美元,較市場預期好。主要由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與工商業務的收入增加,而貸款減值準備減少。
集團表示,去年落實節省成本及減少人手,過去一年人手已減少1萬4千人,加上收入增加帶動,實際基準計的成本對收入比率,由百分之58.7,改善至百分之55.5。
集團投資多個增長較快的市場,均錄得不錯的增長,其中香港稅前利潤增幅達兩成一,亞太地區增幅更達兩成四,拉丁美洲增幅亦有一成一。滙豐控股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年初業務表現理想,4月份表現令人滿意。
自今年初,滙控出售或結束11項業務;首季持續節省3億美元成本。歐智華表示,有信心可以成功實行集團策略。
集團在去年12月,透過歐洲央行長期再融資操作,收取了52億歐元,今年2月,參與了第二輪借貸,收取了3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