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滬市民即換盡限額 官媒:投資外匯宜三思

滬市民即換盡限額 官媒:投資外匯宜三思

【Now新聞台】內地在新一年加強監管個人購匯用途,雖然官方強調並非新政,但有上海市民在銀行首個工作日,立即到銀行換盡50000美元外匯,《人民日報》呼籲,市民投資外匯要三思而後行。

在新一年內地人在銀行購買外幣流程變得更複雜,相較以往簡單剔數個剔,今年無論在網上或櫃檯購匯,均須填寫一份《個人購匯申請書》,詳盡申報購匯用途,以及預計用匯的時間,並要表明購匯並非用於境外買樓、買股票或人壽保險等,否則將被列入關注名單。

坊間解讀措施為加強資本管制,即使官方連日辟謠,但在上海,有人專程在銀行2017年首個工作日來換匯,並且用足50000美元額度。

面對居民換匯壓力增加,官方全力穩定民心,外匯管理局澄清,在資本帳未完全開放下,不允許個人透過購匯來買樓,只能透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等渠道進行,並非新政策,目前只是更精確及細緻地執行以往的政策,即使超過50000美元,只要是經常項下,並且有真實證明便不會有障礙。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亦指,申報購匯制度不會影響個人留學、海外購物或旅遊,居民購匯應基於實際需要,投資外匯要三思而後行,不宜盲目跟風。

文章強調,對外開放沒有開倒車,只是完善監管制度,有利與國際接軌,更認為中國沒有必要在外匯儲備總量上過度花費精力,毋須「惜匯如金」,即使外匯儲備下降,仍然高居全球首位。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