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有在內地從事個人對個人,即P2P網上借貸平台的公司認為,很多貸款平台缺乏風險控制,導致倒閉及潛逃集中去年爆發。有學者預期,未來網貸行業的監管會更加嚴格。
內地P2P網貸平台迅速冒起,標榜逾一成的收益回報,配對願意借出及借入資金的人,讓融資更加方便。
但去年底不斷有問題平台出事的消息,浙江傳奇投資、四川鉑利亞等牽涉的資金上千萬元人民幣,甚至逾億元人民幣。
從事網貸業務的上市公司中國信貸首席執行官彭耀傑表示,很多問題平台,背後均是從事科網的人做出一個配對平台,但欠缺一些信貸專業措施,以控制風險,有些甚至存心詐騙。
他續稱,有融資需要的人將借款訊息放到平台上,跟傳統抵押貸款一樣,也需要有扺押物作註冊,加上貸款紀錄透明,出資方自行判斷風險及收取的回報。
對於問題平台集中在去年曝光,彭耀傑稱,P2P平台大多集中在2013年成立,無論資金對接、融資,均需要時間測試虛實。
另外,亦有分析認為,部分由於去年底股市旺盛,一下子抽走不少資金,令網貸平台應付不來。
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費方域相信,監管機構仍然探索對網貸行業的規範框架內容,陸續出台針對訊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
早前評級機構大公國際發出一份P2P網貸平台的黑名單及預警名單,六成的企業上榜,包括有銀行及上市公司背景的陸金所等亦被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