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繼續「滬港互聯互通」系列報道。雖然滬港通開通在即,但不少基金仍然對具體的交收安排存有疑問,或者會削弱大戶在開通初期,透過滬股通投資A股的意慾。
滬股通為投資A股開拓新渠道,惠理基金表示,她們現時有透過自有的RQFII額度投資A股,不過不時出現繃緊情況,所以隨著滬股通推出,他們會雙管齊下,增持A股。
不過,在滬股通下,由於上交所要求券商在執行沽貨指令前,必須要確保客戶有足夠股票,不可以超賣,因此如果大戶及基金要沽貨,就最遲要在沽貨當日早上7時45分前,將實物股票從託管人轉移都券商手上,否則就不能沽貨,較他們現時在沽貨後兩日才交貨的做法繁複。
惠理基金ETF業務拓展副總監陳志豪又指,提早將股票轉到券商的另一個問題,是基金沽貨意慾會有機會被提早洩漏。
有提供買賣及託管服務的銀行,就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客戶搬貨的問題。而港交所亦指,問題有望在明年年中解決。
瑞銀首席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李估計,在開通初期,投資者會較為觀望,滬港通未必會有大量買盤,而買入的亦未必是新資金,好可能只是轉倉的資金。
他又說,以往透過借入券商QFII額度來投資A股的海外投資者,亦會轉倉至滬港通,來減低租用QFII額度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