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近年政府限制「發水樓」,又盡用閒置土地發展住宅,車位買少見少。《新聞極客》發現,計及時租咪表位,平均每輛車亦只有1.07個車位,有規劃師指車位嚴重短缺,未來價格有機會繼續升。
【now新聞台】政府四年前進行國際學校學位供求研究,指全港欠缺四千多個國際學校學位,本地家長對學位需求不斷上升,國際學校本地生比例五年間遞增至接近兩成,有中介指家長在孩子出生前已尋求協助搶學位。
【now新聞台】在深圳居住的雙非學童現時無法入讀深圳公立學校,部分被迫跨境到香港上學。有雙非家長就組織上訪,並控告深圳巿政府拒絕向雙非學童提供免費教育,是違反憲法及義務教育法。
【now新聞台】中學文憑試剛剛放榜,未能升讀資助大學的學生可選擇修讀副學士或自資院校的學位課程,但近年學生人數減少,《新聞極客》發現部分自資院校收生持續不理想,教協預期有院校面臨倒閉。
【now新聞台】佔領運動後,大批傘後成立的組織部分一直未完成公司註冊,影響參選及籌款的部署,亦有規模較細的傘後組織寧願不註冊,方便運作。
【now新聞台】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原本預計今個立法年度通過,法例已經審議了兩年,一旦通過,所有私營龕場都受規管。《新聞極客》發現有私營龕場明知法例生效後有機會被取締,仍然繼續出售龕位,索價逾十萬元。
【now新聞台】牛頭角四級大火揭露了迷你倉「無王管」,《新聞極客》發現有迷你倉容許租戶留宿,甚至進行「另類」活動。
【now新聞台】電子交易日趨普遍,《新聞極客》近日收到多宗信用卡資料被盜用的投訴,投訴人懷疑網上購物或訂機票酒店時,信用卡資料外洩。金管局表示沒有信用卡盜用數據,但根據監管政策,銀行須確保及時偵測信用卡欺詐活動。
【now新聞台】政府在2007年起,鼓勵建築物加入綠化天台,現時香港有多少個綠化天台,屋宇署並沒有統計。而現行法例對這類工程亦沒有清晰規管。
【now新聞台】接連有港人在深圳注射肉毒桿菌出事,更有人被送進深切治療部,《新聞極客》在深圳發現美容院推銷的肉毒桿菌針價錢差距很大,有批發商更坦言巿面出售的九成是假貨。
【now新聞台】領展本月1日起將轄下多個停車場的月租固定車位改成浮動泊位,有職業司機反映,新措施令他們很難找到車位。
【now新聞台】內地非法疫苗醜聞,當局至今拘捕二百多人。有近百名家長堅決追究責任,集體控告國家衛計委疏忽監管。有內地律師認為,事件涉及複雜的利益關係,立案困難重重。《新聞極客》在北京走訪了受害小孩和家長的維權之路。
【now新聞台】本港目前有超過一萬一千宗難民免遣返聲請,兩年間積壓個案增加超過四千宗。《新聞極客》發現審批程序冗長,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處理法援及翻譯人手不足。協助難民的團體就希望,社會不要標籤所有難民申請人都是假難民。
【now新聞台】中學生議政日趨普遍,有政治組織更以中學生為招募對象。《新聞極客》找來中學生及校長,一起探討中學生積極參與社運及政團,對校園帶來的衝擊。
【now新聞台】最新公布的失業率達3.4%,是2013年來最高。《新聞極客》發現,今年見習行政人員的職位減少兩成七,有大學畢業生表示找工作並不容易。
【now新聞台】審計署報告早前指出,非本地大學畢業生留港計劃的申請需要加強核實文件,否則隨着科技進步,有偽造學歷風險。《新聞極客》調查發現,有內地生產商在網上公然出售本港、國內以至海外大學的假畢業證書,仿製品令市民難辨真假。
【now新聞台】審計署報告早前發現非本地大學畢業生留港計劃審批寬鬆,有偽造學歷風險,《新聞極客》調查發現,有內地生產商在網上公然出售本港、國內以至海外大學的假畢業證書,仿製品令市民難辨真假。
【now新聞台】國際關注畜牧業濫用抗生素令病菌出現抗藥性,《新聞極客》發現有本地飼料廠出售的幼雞飼料含有歐盟禁用的抗生素,負責人聲稱是行內慣常做法。
【now新聞台】本港失業率持續在低水平,一些被視為厭惡性行業薪金不斷調高仍無法招聘足夠人手。《新聞極客》發現洗碗工時薪可以高達六十元,豬肉檔請人日薪要一千元。
【now新聞台】本台早前報道過內地假和尚來港化緣騙財,《新聞極客》最近亦發現有內地和尚懷疑做黑工,來香港的殯儀館做法事。業界指這些和尚有方法在內地收取酬勞,政府難以執法。入境處表示高度關注和尚黑工,會不定期執法。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