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在北京婦產醫院大堂人頭湧湧,產科門診大排長龍,孕婦申請建檔,即提前登記,預留床位分娩。
【now新聞台】農曆新年快到,又是送禮旺季。今年因為中央嚴禁公款送禮,反貪腐之風吹散了百貨公司及高端產品商戶的生意。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想送禮還是有辦法。
【now新聞台】尚有兩星期就到農曆新年,在北京五環外近郊地區,已有不少人放煙花,五環內則要年三十才解禁。不過,今年還要看天做人,如果過年遇上霧霾,煙花辦會全市禁放煙花。
【now新聞台】早上未夠七時,在河北省燕郊的公車站人頭湧湧,排滿乘客,幾乎每周一至五都是這樣。上班族如此急趕,都是為了到北京上班。
【now新聞台】北京六環外的通州區樓房愈建愈多,但這些樓房座落的土地都是農村集體擁有的土地,不用交土地出納金又不用繳稅,根本沒有產權證,所以這些所謂的小產權房是不可以買賣。
【now新聞台】在北京,天氣真的不似預期。有時一片藍天,有時就變得霧霾滿天。想踏單車外出,戴口罩效果亦一般。要真正對付霧霾天氣,都要想想辦法。
【now新聞台】內地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單計北京有超過260萬名長者,佔總戶籍人口兩成,未來二十年比例會持續上升。北京市政府最近終於出招,提出日後養老院公建民營,醫療機構增設養老床位,但目前為止,只是靠民間力量。
根據中國民間組織統計,內地的罕見病患者可能高達1000萬人,由於病例稀少,他們很多都得不到適切的關懷和治療。北京一名罕見病患者,成立了一個罕見病人合唱團,除了希望病友間互相支持外,更希望喚醒社會關注他們的需要。
香港的劏房問題嚴重,在北京亦一樣。
對老百姓來說,三中全會最大的喜訊應該是放寛單獨二胎,即是夫婦其中一方是獨生子女,可以生第二名小孩。
城鄉居民貧富懸殊,一直是中央致力解決的問題,土地是農民最大的財產,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就提出,容許部分農村用地與其他城市土地一樣自由交易,希望透過加快土地流轉來提高農民收入,不過款項最終得益誰人就惹來質疑。
還有七個星期便踏入2014年,可能大家都陸續收到不同機構派發的掛曆、座枱曆。在內地,中紀委近日下令禁止政府部門及國企以公費印賀卡及月曆,出現年曆退貨潮,不少印刷商都稱血本無歸。
新領導上場,三中全會特別矚目,因為將會展示新領導日後的施政路向。
俗語說「有借有還上等人」,不過現實生活中,總有很多借錢不還的無賴,以後他們沒那麼容易賴帳。內地最高人民法院10月時下令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失信者名單,不過有民眾質疑標準不清晰。
內地十一黃金周期間,各個熱門景點都逼滿人,除了遊覽名勝之外,少不免會買些手信,或者入廟點香參拜,分分鐘跌進陷阱,有網民就選出九大搵笨旅遊景點,提醒遊客日後要小心。
不經不覺,大黃鴨在北京住了一個多月,亦移師至第二個景區-頤和園的昆明湖,繼續與內地民眾見面。不過回顧過去一個月,大黃鴨在北京掀起的風潮似乎是雷聲大雨點小。
內地遊客素質經常為人垢病,有旅遊網投票顯示,中國人位列不受歡迎遊客排行榜亞軍。
中國傳統中,老師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使命甚大,所以從古到今,中國人都強調要尊師重道。而每年9月10日的教師節,亦成為內地文化中一個很重要的日子。
內地要打政府工,要先通過公考,除了考工作能力外,亦要做體檢。體檢不單是驗身,病史及樣貌都可能是評核項目之一。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中國的傳統格言,不過聯合國調查發現,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都看不到一本書。讀書少,語文能力自然首當其衝。
上一頁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