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美國在1945年8月先後向日本廣島及長崎投下原子彈,促成日本最終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一名原爆受害者是當時只有兩歲的佐佐木禎子,她受到原爆影響患上白血病,在十年後離世,她生前摺了逾千隻紙鶴,成為原爆犧牲者象徵人物。
【Now新聞台】踏入七月中,莘莘學子終於可以放下書包放暑假,不用上學的日子,亦意味不少青少年會花更多時間上網。
【Now新聞台】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是全球各地近年都面臨的課題,南韓、日本、香港,以至鄰近的新加坡也有同樣危機。
【Now新聞台】英格蘭領隊修夫基帶領球隊,連續兩屆在歐國盃決賽屈居亞軍。今年十二月約滿的修夫基能否保住「帥印」,成為疑問。
【Now新聞台】生物學家對已絕種動物的基因結構認識非常有限,原因是要在出土的絕種動物遺骸中,抽取完整基因是非常困難,不過最近生物學家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
【Now新聞台】我們平時到郊野公園都會見到告示,呼籲遊人盡量帶走垃圾,不要遺留在公園內。美國加州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近日亦作出類似呼籲。
【Now新聞台】歐洲國家盃決賽,將在本港時間周一凌晨上演,由西班牙及英格蘭爭奪冠軍。年僅16歲的西班牙前鋒也馬,被視為西班牙能否奪冠的關鍵人物。
【Now新聞台】人類和野生動物越來越難和平共處,截至今年四月,日本發生219宗涉及熊襲擊人類的事件,當中有六人死亡。
【Now新聞台】不少國家及地區都不遺餘力發展旅遊業,但同時引發「過度旅遊」的擔憂,好像西班牙巴塞羅那,日前有居民示威,抗議遊客太多導致樓價飆升,更有人用水槍向遊客射水。
【Now新聞台】說到英國王室,最標誌性的莫過於他們一家人在白金漢宮陽台向民眾揮手的畫面。到下星期開始,陽台背後的王宮大廳就不再只是「王室限定」。
【Now新聞台】二千多年前的古羅馬帝國曾征服歐洲大片土地,並留下不少文明遺跡。最近在東歐保加利亞,亦有相關的考古新發現。
【Now新聞台】日圓持續貶值,刺激旅遊業,令日本經濟有所回升。不過有分析指,日本今年上半年,通脹雖稍為趨向穩定,但整體經濟增長表現仍差過預期。
【Now新聞台】年齡從來都不應是追求夢想的絆腳石,只要有心,夢想都有可能成真。
【Now新聞台】古不列顛亞瑟王傳說中的「石中劍」充滿神秘色彩,在法國南部中世紀古鎮羅卡馬杜爾,亦有一把插在岩壁上的「石中劍」,是當地著名旅遊景點。
【Now新聞台】柬埔寨曾經是古高棉王國的中心,擁有豐富文化遺產。不過,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柬埔寨內戰及紅色高棉政權統治期間,有大量文物被盜竊和破壞,並流失到海外。
【Now新聞台】核聚變產能技術是人類獲取無限潔淨能源的希望。位於法國南部、被稱為「人造太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原定明年達成首個階段性目標,可惜要再度延期。
【Now新聞台】每逢到了打風季節,岸邊居民、商舖都會做好準備,嚴防傷亡、損失。不過,要「避風」的不止是人,海龜都一樣要。
【Now新聞台】日本在1948年參照納粹德國《絕育法》,通過《優生保護法》,強制患病及殘疾人士接受絕育手術。之後在1996年,日本當局將法例改名為《母體保護法》,並刪除牴觸人權和涉及優生學的規定條文。
【Now新聞台】白犀牛分為北方白犀牛及南方白犀牛兩個品種,其中北方白犀牛,全球僅餘兩隻雌性,科學家正嘗試以試管及幹細胞技術去保育,暫時未有好消息。至於南方白犀牛,保育情況就理想得多。
【Now新聞台】人工智能近年大行其道,但外界亦關注這項技術會耗用更多能源,Google最新發表的數據就說明了這點。
上一頁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