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資助企業聘請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當中四百個是創科職位。有業界人士認為,這些專才在本港不乏發展機會,反而在內地面對的競爭大,計劃未必吸引。
【Now新聞台】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政府不會趁立法會無民主派的真空期,推行具爭議性的政策;又指有議員及官員在施政報告發布時打瞌睡,只屬個別事件。
【Now新聞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局方在改革通識科內容時,並非橡皮圖章般接納專家建議,有責任平衡社會不同聲音。至於將內地考察納入課程,楊潤雄指,不能夠強迫學生到內地考察,但家長要思考拒絕認識內地,會否不利學生長遠發展。
【Now新聞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局方在改革通識科內容時,並非橡皮圖章般接納專家建議,有責任平衡社會不同聲音。至於將內地考察納入課程,楊潤雄指不能夠強迫學生到內地考察,但家長要思考拒絕認識內地,會否不利學生長遠發展。
【Now新聞台】題目:融合大灣區為香港帶來甚麼機遇?
【Now新聞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八個部門,印發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方便內地的港澳居民就醫。
【Now新聞台】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指,新一份施政報告有利香港長遠發展,透過融合大灣區增強本港競爭力,強調並非利用立法會無民主派的真空期,推行具爭議性的政策。
【Now新聞台】題目:融合大灣區為香港帶來甚麼機遇?
【Now新聞台】題目:融合大灣區為香港帶來甚麼機遇?
【Now新聞台】教育局改革通識科,提出要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國民身份認同。局長楊潤雄表示,學生在多角度思考問題時,需要從國民身份出發,認為兩者並沒有衝突。
【Now新聞台】2020年11月27日報章A1頭條摘要。
【不被冷落】
林鄭班子分別開記者會
交代施政報告政策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
聯合舉行記者會
記者集中提問楊潤雄
薛永恒忍不住插話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獲得的掌聲或是歷年最明顯。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由科技園公司承租深圳福田科創園,讓有興趣的企業在香港河套園區啟用前先落戶深圳。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指,是因為科學園和數碼港承租比例高,需要更多空間發展,認為計劃有互補作用。
【Now新聞台】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會安排現職公務員一次過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聶德權又指,若公務員拒絕簽署,一定會影響升遷。
【Now新聞台】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多項措施,都是關於融合大灣區,究竟這些新措施,對香港未來發展有甚麼影響呢?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沒有調整住宅辣招,未有影響新盤銷情,大圍項目推出315個單位,市場預計可以即日沽清,未來兩天亦有幾個新盤開售,合共涉及逾340個單位。
【預先致謝】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到立法會出席施政報告答問大會
建制派議員提出質詢前
都先稱讚林鄭及施政報告
【Now新聞台】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將會租用酒店或賓館作過渡性房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指,沒有為這個項目設下目標,只希望盡快提供愈多單位愈好。
【Now新聞台】高中通識科改革,教育局指科目將會改名,維持必修必考;但考試評級只分合格及不合格,課時減半,教科書要送審。
上一頁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