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新聞台】林鄭月娥回應三名高層官員參加私人飯局違反限聚令,她重申官員是獲邀出席飯局,希望外界不要上綱上線;而涉事官員已致歉並承受壓力,事件應告一段落。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任期最後一年再換問責官員是希望有利施政,而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將集中處理其熟悉的國安範疇,又強調國家安全懲治以外亦要監督及防範。她又批評歐洲議會通過制裁港府官員的議案,形容是霸權和踐踏法治。

【特首撐官】

【無需說話的溝通最好?】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電台節目時
被問到就任四年面對眾多挑戰
對家人有何說話想說
她指不想多談
之後又除下眼鏡
並用紙巾擦眼角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露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不會以滿足訴求為目標,而是著重長遠規劃,她有心理準備被批評「假大空」,她又說任內施政成效不算差,在房屋政策排除萬難,取得突破。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任期最後一年再換問責官員是希望有利施政,而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將集中處理其熟悉的國安範疇,又強調國家安全懲治以外亦要監督及防範,她又批評歐洲議會通過制裁港府官員的議案,形容是霸權。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三名高層官員參加私人飯局違反限聚令,她重申官員是獲邀出席飯局,希望外界不要上綱上線,官員亦已回應,事件應告一段落。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重組問責班子,由李家超出任政務司司長與實施國安法有關,她指李家超熟悉國安範疇,要求他特別做好防範,包括教育、媒體方面,不期望李家超負責他以往涉獵比較少的工作。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近年別有用心的人與外部勢力刻意誤導青少年對國家的認識,鼓吹他們進行極端的行為,香港要理直氣壯推行愛國主義教育。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就指,香港的教育絕不能培養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及缺少中國味的人。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有關愛國主義教育論壇,呼籲各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批評有外部勢力激化青少年作出極端行為。

【Now新聞台】政府計劃本月安排區議員宣誓,連日來近百名區議員辭職,包括多名區議會主席。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去信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要求政府澄清一旦區議員喪失議員資格,會否被追討任內的薪金及津貼。

【Now新聞台】政府計劃本月安排區議員宣誓,連日來超過八十名區議員辭職,包括多名區議會主席。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去信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要求政府澄清一旦區議員喪失議員資格,會否被追討任內的薪金及津貼。

【Now新聞台】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信,要求政府澄清是否於安排區議員宣誓後,取消部分區議員資格及追討薪津。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布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名單,主席由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出任,非官守成員包括梁愛詩、范徐麗泰及劉遵義,而官守成員中,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仍保留民建聯黨員身份 。

【Now新聞台】七一晚銅鑼灣襲警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事後自殺死亡的男子行為完全違反人性,哀悼他的市民亦是在製造社會風險。她又認為,國家安全及暴力都不應與政府施政掛勾。

【Now新聞台】本港連續一個月沒有源頭不明本地個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有向中央官員提出通關要求,正梳理一份報告交予中央,暫時未有通關時間表。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國安法實施後,有違法而潛逃的人在境外興風作浪及作激進行為,挑動港人情緒,又指七一發生的意圖殺警案,顯示暴力行為轉趨個人化,警方會全力調查及防範。

【Now新聞台】本港連續一個月沒有源頭不明本地個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有向中央官員提出通關要求,正梳理一份報告交予中央,暫時未有通關時間表。

【Now新聞台】7月1日銅鑼灣有警員受襲,之後有市民到場悼念及獻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批評,如市民憐憫、美化,甚至哀悼襲擊者,將製造社會風險。

【Now新聞台】約三十名歐洲議會議員早前就《蘋果日報》停刊,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聯署信,有議員在網上公開收到的回覆信件。
| 上一頁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