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及,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較成熟的應用場景將恆常化運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民航處會發出工作指引,供商業機構申請使用。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無再提及「夜繽紛」,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表示,依然希望日夜都會有不同類型活動,會透過「盛事加旅遊」延續氣氛。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推出房委會「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希望騰出市區或較大居屋單位。有區議員指收到不少獨居長者查詢,希望政府多向長者解說;但亦有長者業主反映搬屋難以適應,不打算參與。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今年內公布新田科技城創科用地的發展規劃概念綱要。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稱,河套區第一期首三座大樓的創科企業已經陸續進駐,強調會確保生物樣本等跨境流通的安全。
【Now新聞台】嘉賓:李家超 (行政長官)
【Now新聞台】嘉賓:李家超 (行政長官)
【Now新聞台】為了加快河套發展,施政報告提出考慮以「邊建設、邊進駐」的模式讓企業可提早進駐河套香港園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第一期首三座大樓已落成,首批企業已陸續進駐,今年內亦會公布新田科技城創科產業發展規劃概念綱要。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推行部門首長責任制,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第二級調查機制不適用於警隊,因為警隊是由監警會監察;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指,公務員不用擔心提升AI應用而被裁員。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透過引入教師執業證書制度等完善教師註冊機制,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會盡快展開諮詢工作。對於放寬大學及直資學校的非本地生收生,他強調任何教育政策都會優先考慮本地生利益。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在康文署指定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行政長官李家超稱,博物館休館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可以補貼維修,又強調會確保公共資源一定會讓公眾享受。
【Now新聞台】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大力推動AI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本台專訪時稱,在思考制訂政策的過程中都有應用到AI幫助,未來會要求政府各個部門應用AI發展,包括協助市民申請牌照或申請其他資助。
【Now新聞台】新一份《施政報告》擬容許7個地區私人重建項目,增加最多20%地積比率。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在七個重建需要較迫切的地區試行增加私人重建地積比,並容許轉移比率至其他地區等。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會聽取業界意見,決定轉移的地積比會否分住宅或商業樓面,若申請人選擇用作抵銷地價等則會設限期。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在重建需要較迫切的七個指定地區試行增加私人重建地積比,並容許轉移地積比至其他地區或轉為金額,用作抵銷投地等地價。發展局表示,用作抵銷地價會設限期。
【Now新聞台】政府計劃完善教師註冊機制,施政報告提出引入教師執業證書制度。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教師應該與時並進,在專業和操守都達到要求;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就強調並非為難教師。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本台專訪,指沒有在施政報告重推租置計劃是因為業權問題,希望可以歸一化業權,又指未必不會在任內重推,可能會挑選一個屋邨嘗試調研。
【Now新聞台】當局7月推出「城中學舍計劃」,容許商廈改建為學生宿舍。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接獲超過150個查詢以及9個申請,若順利推展,可提供1500個學生宿舍床位。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收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相關勞工政策盡量要做到動態精準及因時制宜,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會協助本地傳媒發展香港以外的網絡,行政長官李家超指,由政府牽頭對接能令業界更容易走出去。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將本港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其中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立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做組長。陳國基稱會借鏡其他大學城的經驗,盡快開展工作。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