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新聞台】前年民陣就反修例發起818流水式集會,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9人被控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當中區諾軒承認所有控罪,梁耀忠承認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兩人下月22日求情及判刑。

【Now新聞台】前年831銅鑼灣示威,一名19歲學生被控暴動,法官裁定表面證供成立,案件明日結案陳詞。

【Now新聞台】涉及反修例事件至今有近2450人被控,190人被監禁,部分是年青人,在今個農曆新年首次未能與家人團聚。有在囚年青人參加懲教署的活動,在獄中煮湯圓送予家人表達心意。

【Now新聞台】一名17歲學生早前承認襲警,被判12個月感化令,律政司認為刑期過輕提出覆核,上訴庭批准,押後至下月初判刑。

【Now新聞台】監警會秘書長俞官興下月約滿後不再續約。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人大常委會就國籍法的釋法,已表明港人不能享有雙重國籍,特區政府會嚴格執行相關政策。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指,有可能影響涉及反修例風波的英國護照持有人。

【Now新聞台】胡志偉、梁國雄等八名民主派人士,涉及去年七一,在灣仔參與或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遊行,案件轉介區域法院處理。

【Now新聞台】612人道支援基金突然「乾塘」告急,又迅速籌約千萬達標。

【快速達標】
觀塘區議員梁凱晴
早前就觀塘音樂噴泉項目
提司法覆核其後撤回
訟費22萬元
梁凱晴昨晚在社交網站眾籌
不足兩小時已超標
額外多出的約一千元
將捐612人道支援基金

【Now新聞台】科大學生會最少6人因去年在校內舉辦「周梓樂逝世半年追悼會」及重漆校園地面「希望在於人民」而遭校方處分,當中正副會長被勒令下學期停學,他們引述校方指,因他們的行為損害校譽。

【Now新聞台】前年728上環衝突,一對夫婦及一名女學生暴動罪名不成立,律政司入稟高等法院上訴庭,要求釐清「共同犯罪」原則,案件今日審理。

【Now新聞台】剛卸任浸會大學校長的錢大康認為,反修例風波整個社會都應反思,而非只歸咎教育界,亦不同意要放棄年青人。

【Now新聞台】一名男子涉嫌向警員擲水樽,令已被制服的女子逃脫,被裁定阻礙公職人員罪成,還柙等候判刑。

【Now新聞台】科大學生周梓樂死因研訊,陪審團退庭商議兩日後大比數裁定周梓樂死因存疑,死因裁判官相信已差不多接近真相,而周梓樂父親表示已經盡力,期望將來仍有機會找尋證據還原事件。

【Now新聞台】周梓樂家人在散庭後感謝陪審員及律師團隊,他表示希望和兒子說父母已經盡力,但仍然未能找出真相,期望將來仍有機會找尋更多證據還原事件。

【Now新聞台】科大學生周梓樂死因研訊,陪審團以4比1裁定周梓樂死因存疑。

【Now新聞台】科大學生周梓樂死因研訊,陪審團退庭商議第二日。

【Now新聞台】科大學生周梓樂死因研訊,陪審團繼續退庭商議。

【Now新聞台】前年機場反修例集會中內地男子付國豪被襲擊,三人參與暴動及襲擊罪成,判監四年三個月至五年半。法官表示,不論個人理念有多崇高,若使用暴力,道理都會變成歪理。

【Now新聞台】科大學生周梓樂死因研訊,陪審團退庭商議約六小時未有結果,押後至明早繼續商議。死因裁判官引導陪審團時,稱可以考慮周梓樂是死於被殺、意外或死因存疑,但強調死於被殺這結論必須是達致無合理疑點。
| 上一頁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