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新聞片段
【Now新聞台】歐盟對外事務部關注中國維權人士「六四天網」創辦人黃琦被判監十二年。
【Now新聞台】天安門母親指,李鵬在天安門事件中有不可推卸責任,雖然他已逝世,但會堅持追究其刑責。
【Now新聞台】天安門母親發言人尤維潔指,李鵬是天安門事件責任人之一,雖然他已逝世,但會堅持追究其刑責。
【Now新聞台】李鵬生於烈士家庭,八十年代晉身權力核心,擔當總理職務超過十年。期間發生六四事件,他是力主鎮壓民運的其中一人,備受爭議。
觀看新聞片段
觀看新聞片段
【Now新聞台】集會點人數究竟是數學題?還是政治題?
【晚會籌款】
六四三十的燭光晚會
人數創近年新高
多個政黨的籌款成績亦報捷
【Now新聞台】六四三十周年燭光晚會,警方指高峰期有3.7萬人,曾任民陣召集人的立法會議員區諾軒,批評警方估算沒有標準可言,並提及民陣申請遊行時,警方曾指單單是維園草坪已可容納3.2萬人。
【Now新聞台】美國國會舉行六四聽證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強調人權與貿易問題不能切割,不能因經濟考量對中國人權問題噤聲。前學運領袖吾爾開希亦指,國際社會要敢於指斥中國,不能如當年般坐視惡行。
【Now新聞台】六四三十周年燭光晚會警方指高峰期有3.7萬人。
【並非行禮如儀】
悼念事件相同
集會日期依舊是六月四日
兩次的群眾燭光都照亮所有球場
足球場的面積無變
草地的面積也無變
但警方的統計人數,相差逾倍
【Now新聞台】支聯會秘書李卓人表示,今年六四集會年輕人較往年多,希望繼續傳承和守護記憶。他又指集會期間籌到275萬元,是破紀錄新高。
【Now新聞台】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決議悼念六四事件,並向死難者和受迫害人士的家屬表達慰問。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發表講話時指,六四事件三十年前發生,但中國對人民的鎮壓未有改變,美方不應該因為經濟不為中國人權問題發聲。
【Now新聞台】6月5日now早晨新聞重點。
【Now新聞台】2019年6月5日報章A1頭條摘要。
【Now新聞台】六四事件三十周年,維園舉行燭光悼念集會,支聯會表示超過18萬人參與,警方指高峰期有3.7萬人。有群眾慨嘆公義仍未彰顯,帶同下一代認識歷史,亦有中六學生出席,拒絕遺忘。
【Now新聞台】社民連在集會後遊行至中聯辦,要求平反六四及反對修訂逃犯條例。
【Now新聞台】六四事件三十周年,維園舉行燭光悼念集會,參與者坐滿硬地足球場和草地。支聯會表示超過18萬人參與,警方指高峰期有3.7萬人,有群眾慨嘆公義仍未彰顯,帶同下一代認識歷史,亦有中六學生出席,拒絕遺忘。
上一頁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