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IBC 2025】各大影視製作設備品牌大曬冷 AI全面導入 最新產品大合集

【IBC 2025】各大影視製作設備品牌大曬冷 AI全面導入 最新產品大合集

【Now.com】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國際廣播電視設備展 (IBC),話咁快到最後一天, 多個影視製作設備廠商都有參展,好似Blackmagic、AWS、Sony、Canon、Ross Video、Zixi 等核心廠商。近年人工智能 (AI) 成為生活焦點,展會亦設有 AWS & NVIDIA Innovation Stage,集中展示雲端與 AI 在傳媒工作流程的最新技術。

Avid
Avid 於 IBC 發表全新雲端原生平台 Content Core,將媒體身份、轉檔、儲存、後設資料、調度與權利資訊統一到單一平台,藉 AI 搜尋與建議縮短尋料時間並內建審核流。官方同時預告以 AI 與自動化工作,加快新聞與後期流程,並以開放 API 與低度/無程式碼工具提升跨系統整合度。

NVIDIA
NVIDIA 在 IBC 展出 Holoscan for Media,支援多廠牌即時現場製播 AI 推論與協作,並示範以 NIM、AI SDK 建立低延遲多方工作流。同場也強調 Blackwell RTX Pro 系列在高解像度視訊處理與 4:2:2 10-bit 硬解編上的優勢,並與 AWS 共同主導創新舞台探討雲端與 AI 未來。

Blackmagic Design
Blackmagic 推出 Camera ProDock,為 Blackmagic Camera App 擴充外接時碼、genlock、專業音訊與 SSD 錄製等連接能力,將手機工作流推上專業製作等級。另宣布 DaVinci Resolve 與部分相機/裝置新增支援 Apple ProRes RAW,拓展原生剪接格式彈性。展場報導亦提及 URSA 系列價格調整與 ProDock 的實機應用,反映產品線與工作流程同步更新。

Sony
Sony 以「Creativity Connected」展示軟硬件整合生態,從攝錄、演播、監看、切換到儲存,全面結合雲端、AI 與 IP 技術。PXW‑Z300 成為全球首款可在影片內嵌入可驗證數碼簽章的攝錄機,配合 Ci Media Cloud 與 Media Backbone Hive 的 C2PA 工作流,讓新聞與廣播可驗證內容來源與真實性。

Canon
Canon 展區涵蓋 EOS R 與 Cinema 系列、PTZ 與大型格式方案,並於館展出台上提供從虛擬製作到 ENG 與電影的端到端體驗。現場亦帶來全新 EOS C50 的第一手試玩,主打 7K Open Gate 內錄 RAW、4K 最高 120p 與輕量化機身定位,結合緊湊型電影機的規格。另外,第三方亦宣布原生支援 Canon 虛擬製作系統,擴大即時圖文成像與追蹤整合應用。

AJA
AJA 發佈三款新品:IP25‑R(ST 2110 解封裝至 12G‑SDI/HDMI 的低延遲監看轉換器)、UDC‑4K 交叉轉換器與 BRIDGE LIVE 12G‑4 遠端製作/傳輸方案,聚焦 IP/SDI 混合與靈活互通。IP25‑R 具 10/25GbE、雙 HDMI 2.0 與四路 12G‑SDI,支援至 4K DCIp60 與 HDR metadata,並可將緩衝調至 10ms 甚至 150µs 以實現遠低於一frame的延遲。

Atomos
Atomos 宣布 5 吋雙制式 Ninja TX 正式出貨,內建 12G‑SDI/HDMI、Wi‑Fi 與 AirGlu 時碼,並預告 USB‑C 攝影機控制將在第四季透過雲端更新提供。同時推出 2200nit 超亮度 7 吋 HDR 監看器 Shinobi 7 RX,面向片場到雲端的多情境監看與控制。Ninja Phone 亦與 Grass Valley、Mavis 在 IBC 展示全新直播工作流,凸顯行動裝置在專業 Live 製作的可行性。

ARRI
ARRI 與 Fraunhofer IIS 宣布在高品質影像編碼、色彩科學與電影級影像處理範疇合作,目標以高效率近無損方案提升資料傳輸與儲存,並無縫融入後期流程。同場推出 10 吋 LPM‑1 現場製作監看器,兼顧對焦判斷與體積機動性,滿足即時製作現場的監看的需要。

LiveU 發表 LU900Q、Grass Valley 帶來 LDX 100 系列新機與次世代回放方案,反映專業視像製作,從拍攝到放映都得到全面升級。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