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ROG PHONE 5 評測:影音表現更勝上代

ROG PHONE 5 評測:影音表現更勝上代

【MOBILE】作為電競手機類別大熱產品,華碩 ROG Phone 5 正式推出。價格方面,標準版售價分別為 $6,998(12+256)及 $7,998(16+256)價格方面,11 至 24 日間更有預售優惠,加送 Aero Active Cooler 5 及精美禮品。

ROG PHONE 5 規格資料

6.78″ AMOLED 屏幕 (1440X2448),120Hz 更新率;300 Hz 觸控採樣率
ROG 商標 RGB 燈
高通驍龍888
12GB +256GB / 16GB+256GB
173 X 77 X 9.9mm / 239g
Android 11
主攝:6400萬像鏡頭+1300萬鏡頭+500萬像鏡頭
2400萬自拍鏡頭
3.5mm 耳機插頭
Wi-Fi 6/ NFC
雙卡槽
6000 mAh,65W 快充
Type-C

ASUS ROG Phone 5 外觀全面睇

這次 ROG Phone 5 提供標準版、Pro 及 Ultimate 三個版本,標準版用上類似去年 ROG Phone 3 騰訊版的方盒設計,包裝配備 Type-C 數據線、快充火牛及 Aero Case 保護殻,其中火牛對應 20V/3.25A 輸出,回電效能大幅提升。

▲ (左起)Aero Case 保護殻、Aeroactive Cooler 5(Pro/Ultimate 版)、閃充火牛
▲ 今代隨機火牛對應 65W 閃充
▲ 保留支架的 Aeroactive Cooler 5 再加入左右各一實體背鍵

外觀跟前代大致接近的 ROG Phone 5,採用可視面積較大的 6.78 吋 FHD+ 解像 AMOLED 螢幕,保留 144Hz 畫面更新率,外觀上正面屏佔比繼續具備不錯水平。機背部份後置三鏡同樣以橫向模組方式擺放,不這機背 RGB 燈就用上 Dotted Matrix 風格,科幻感更重。

▲ 螢幕正面屏佔比大致跟前代相似,不過可視畫面就稍大
▲ 機身加入 Dotted Matrix 燈效
▲ 除幻影黑外尚有極光白色款選擇
▲ 機背三鏡繼續以橫向模組方式佈置
▲ 放在頂框的前鏡具 2,400 萬像輸出

機身擴充部份,ROG Phone 5 跟前代最大分別,就是加回 3.5mm 耳機端子、新增 ESS ES9280AC Pro DAC 晶片並符合 Hi-Res Audio 標準,雙揚聲器以 CS35L45 放大器推動,對應 GameFX 及 DIRAC HD 聲效。

▲ 今次廠方從善如流,為 ROG Phone 5 加入 3.5mm 耳機端子
▲ 機頂除天線位亦隱藏了立體聲揚聲器

ROG Phone 5 保留了右側兩組超聲波肩鍵,對應橫掃、直掃、雙擊及點按輸入;SIM 卡槽保護蓋用上更搶眼旗色點綴,插卡針位比一般機款更深。另外廠方亦更新了橫向擴充埠設計,改以類似 Smart Connector 端子連接配件,避免 USB 線意外插錯損壞機身。

▲ 除備有橫向天線位跟側邊擴充埠,相片外 SIM 卡槽亦設在機身左側
▲ 側邊 Type-C 埠旁端口改用 Smart Commector 設計,不會再誤插 USB 線,但就讓 ROG Phone 3 適用配件不再兼容新接口
▲ 電源鍵、音量鍵、超聲波肩鐽、橫向天線位跟收音咪佈滿機身右側
▲ 超聲波肩鍵對應橫掃、直掃、雙擊及點按輸入
▲ SIM 卡槽用上紅色(白色款為藍色)遮蓋,不過插卡針孔較一般手機為深

擁有更大螢幕的 ROG Phone 5,機身 77.2mm 寬度跟 238g 重量較前代稍窄及輕,整體握感沒有明顯變化;試用 256GB 機款在手機啟動後,系統約佔用了 22.67GB 空間。介面選項部份,「音效魔術師」頁面加入了四組預設情境音場模式按鍵選擇,畫面更新率部份仍提供自動至 144Hz 更新率設定,但相比 3 代就移除了 90Hz 選項。

ROG Phone 5/ROG Phone 3 拍住比

將 ROG Phone 5 與前代 ROG Phone 3 並排可以看到,雖兩款裝置體積大致相同,但因今代用上可視面積稍大的 6.78 吋 AMOLED 螢幕,因此手機螢幕較 ROG Phone 3 大上一圈,正面屏佔比而較佳。

機背部份,兩代手機都用上三鏡頭設計,ROG Phone 5 將鏡頭模組稍往上移、閃光燈位置亦和前代不一樣;而較明顯分別,當然是 RGB 燈效升級至光影更突出的 Dotted Matrix 機背燈組。如果比對上擁有 PMOLED 副屏跟後方觸控雙鍵的 Pro/Ultimate,則兩代機外觀差異會更明顯。

機身右側電源鍵、音量鍵跟超聲波肩鍵佈置上,ROG Phone 5 跟前代大致相同,兩機並排可看到位置幾乎一樣;主要分別為新代機款加入一組天線,讓橫向遊戲時接收更好。

相對右側較接近配置,ROG Phone 5 機身左側除改用更醒目插卡槽,及加添兩組天線位外,橫向 Type-C 埠旁的擴充槽亦改用了 Smart Connector 設計,避免用家鍵誤插入 USB 線;但相對因擴充槽端子及位置不同,前代配件未必能再兼容。

機底部份 ROG Phone 5 最受歡迎更動之一,就是加回 3.5mm 耳機端子並配上 ESS ES9280AC Pro DAC 晶片,適配耳機彈性比沒有 3.5mm 耳機端子的 ROG Phone 3 優勝同時,聲樂表現亦更令人期待。

系統及功能介紹

▲ 256GB 容量在手機啟動後,系統約佔用了 22.67GB 空間
▲ 仍提供自動至 144Hz 更新率設定,但相比 3 代就移除了 90Hz 選項
▲ 《Armoury Crate》 的控制台部份用上五邊形圖表顯示系統狀態

而在《Armoury Crate》遊戲設定工具部份,ROG Phone 5 的控制台介面用上較樸素直觀的五邊形圖表顯示系統狀態,Aura 系統光的設定跟顯示模式選擇,就和前代介面分別不大。

Game Genie

ROG Phone 5 預載的 Game Genie 版面,基本與前代 ROG Phone 3 採用相同美術外觀,只是內裡鍵位稍作改動(當然用家能在 Game Genie 選項內自行設定排位),及加入了「音效震感」跟「快捷操控」等新功能。

其中以提升遊玩體驗而設計的「音效震感」,可透過類似 Air Triggers 方式自訂遊戲區域,點擊該位置時發出的遊戲聲音內容,將同時轉換成震機效果加強沉浸感,像設定至射擊遊戲的扳機鍵,以模擬開鎗時後座力效果,讓玩樂體驗更佳。

「音效震感」的設計畫面頗像 Air Triggers ,同樣分為左右兩區並可調整範圍大小跟有效位置,紅藍雙色介面清晰鮮明。

另一新功能「快捷操控」就能讓各個工具功能可以在執行遊戲時更方便存取,像掛機時鎖定觸控、跟快速進行遊戲截屏或螢幕錄影等等。

而除了手機本身功能外,玩家亦能在「快捷操控」中,選取早前錄製好的巨集、或設定好的 Air Triggers 設定檔,無需再點進 Game Genie 而能更簡易地存取,提高遊戲效率。

ROG Phone 5 保留了各項招牌 Game Genie 功能,包括可直接調整畫面亮度、畫面更新率,鎖定畫面亮度,阻擋通知跟來電,有效延長電池壽命的旁路充電功能,及各項遊戲輔助工具如 Air Triggers、巨集跟多重巨集編程、準星輔助等。

機身效能部份,ROG Phone 5 採用 Snapdragon 888 5G SoC,測試手機為12+256 記憶體配置。該機同時配置 6.78 吋 FHD+ 解像 AMOLED 螢幕、對應 144Hz 畫面更新率、300Hz 觸控採樣率及低至 24.3ms 延遲度表現,電池部份採用雙 3,000mAh 電芯組成等效 6,000mAh 電池,及加入 65W 閃充功能。

續航力測試
設定:5G, 開藍牙, 開定位
測試時間: 09:38-17:38 +1HR (PUBG)
總測試時間長度: 9hr
開始測試電量: 100%
整個測試總用電量: 79%
開屏時間: 5小時8分鐘

ROG Phone 5 的續航力表現出色,筆者以雙卡 5G 網絡作測試,整個測試總耗電量為 79%,估計可開屏使用6個小時左右,這有賴 ROG Phone 5 配備高達 6000 mAh 容量電池。在日常應用方面,上網 1 小時約耗用16% ,至於 Youtube 一小時播放更只耗電 5%,故日常使用 1 天沒有大問題。遊戲方面如沒有開啟X 模式耗電量相當低,以 1小時 Pokemon Go 為例僅耗用11%,但若開啟 X模式,PUBG MOBILE 則耗電27%,這意味著開啟全效能僅支援4小時遊玩時間。

總結

可看到 ROG Phone 5 其細部操作在基於前代體驗做出不少改善,像減少視覺效果但更實用的《Armoury Crate》、「音效魔術師」頁面亦能快速切換預設音場。今代畫面部份保留前代功能,不過因音效部份加入 3.5mm 耳機端子跟 DAC,播放表現更勝上代。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