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Sports】梅拿的告別,代表拜仁甚至德國隊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實而不華而極成功的時代。
時間回到2009年的夏天,拜仁青訓出身的湯馬士梅拿(Thomas Muller)與一隊簽約兩年,並即將被外借以賺取經驗。結果剛上任的雲高爾決意留用梅拿,而梅拿亦在9月的國家打吡後備上陣,他攻入兩球協助拜仁作客5:1大勝多蒙特。
由這一仗開始,梅拿的生涯正式起飛:2010年世界盃金靴獎、2013年歐聯冠軍、2014年世界盃冠軍,梅拿在25歲時已經以主力身份贏下最重要的兩個錦標。2019/20年球季,梅拿再帶領拜仁橫掃歐聯、德甲和德國盃,第2次成為3冠王之餘,更以21個德甲助攻打破單季紀錄。
儘管在球場上如此成功,梅拿由場內的態度到場外的生活依然如初。球隊內是氣氛製造者,球場上是大聲公,傳媒前是拜仁的代表人物,球場外的最大興趣還是與家中的馬匹。家中有馬,都只是因為他在成名前已訂婚的妻子是一位騎師。沒有因為高薪而要求離隊,沒有沉溺於花花世界而劈腿;無論對拜仁還是另一半,梅拿都是始終如一的忠心。他的形象鮮明,踢法、外形、性格、甚至名字都是一個平凡人。
拜仁左閘阿方素戴維斯早前在網上直播時,談到他在加盟前後對梅拿的看法有極大分別:「當我還在加拿大看直播時,不明白為何梅拿能當足球員,因為他速度不高,也不會做那些過人動作。但當我和他一起訓練時,我看到他的足球智慧,他每次觸球都很細膩,這些細節令球場上無人能緊盯他。」當眾人都無法定義梅拿的實際位置時,他自己獨創了「空間演繹者」(Raumdeuter)的角色。一般球迷未必喜歡梅拿的實際足球,不過他正正演活了德國足球講求實際高效的哲學。
Müller是德國最平凡的姓氏,Thomas也是一個普通的男性名字,在香港的版本可能是「陳小明」。再普通不過的人也能在球場上踢出自己的風格而取得超凡成就,大概就是足球最吸引的地方。拜仁急需下一個巴伐利亞出產,代表「我們就是我們」(Mia San Mia)的球員。但在金錢足球和經理人弄權的世界,樸實無華而忠心耿耿的球員可能已經絕種。
撰文:林嘉博
熱愛德國和香港足球文化
本欄逢隔周五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