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德預計全運會約300多名車手參賽。
(@Now Sports)
【Now Sports】香港承辦11月全運會其中8個競賽項目,包括本周末於香港單車館舉行測試賽的場地單車。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指出,近年屢次主辦國際賽的經驗派上用場,惟全運對人員及器材安檢要求特別嚴格,成為今次測試重點。
香港單車館2013年落成後,先後多次舉辦場地單車世界賽、世界盃、國家盃等不同級別的國際賽,全運會賽事今年11月將首次落戶此場館。
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指測試賽至今一切順利,而近年舉辦國際賽的經驗,亦足以應付全運組委大部份要求,正式賽事的參賽人數亦與香港主辦的世錦賽相若,唯獨是安全檢測及現場醫療支援方面,全運較部份國際賽要求更高,嚴謹程度接近亞運,成為今次測試重點。此外,測試賽亦重點測試電子系統,以確保比賽訊息能實時傳至內地相關系統。
至於賽事入座率方面,測試賽首兩天現場目測入座率不足兩成。梁鴻德解釋測試賽籌備及宣傳時間較短,但強調毫不擔憂正式賽事的入座率:「到時每支省隊都有親屬或啦啦隊,加上港隊在往屆全運都能拿到獎牌,相信市民都想入場捧場打氣。我反而擔心香港市民若不及早買票,有機會買不到門票。」香港單車館最多可容納約3000名觀眾,梁鴻德預計扣除團體及贊助商等門票,全運將開放約2000個座位。
此外,梁鴻德表示考慮到今年需承辦全運賽事,故未有向國際單車聯盟(UCI)申辦國家盃賽事,隨著UCI場地冠軍聯賽停辦,明年與國家盃併為世界盃賽事,香港將在2026或2027年申辦分站,當中以屬於洛杉磯奧運積分周期的2027年較吸引。不過,梁鴻德坦言近年受外在經濟環境影響,尋找贊助商難度大增,亦必先為賽事覓得主要贊助商才能申請「M」品牌配對撥款,他表示:「主辦一次世界盃或國家盃約需600至700萬元經費,而我們希望辦比賽的同時維持總會財政健康,而不是令總會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