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港足名將專訪系列】曾廷輝

【港足名將專訪系列】曾廷輝

【now.com體育】香港足球於1968年開始職業化後,各支球隊除了聘請外援外,每個年代亦湧現不少華人名將。筆者將繼續透過本專欄為球迷們走訪各位香港名將,大談球員當年有趣球圈花絮,以及不為人知的一面,期望能勾起球迷對球員的回憶。

撰文:偉強

今期筆者專訪70年代香港隊中堅曾廷輝,其球員生涯分別效力東昇(1970-76)、精工(1977-79)、寶路華(1980-83)、俠士(1984-85)、愉園(1986-87)、星島(1988-89)、花花(1990),並在1979年足球明星選舉當選最佳11人。

以下是筆者與曾廷輝前輩專訪:

問:偉強

輝:曾廷輝

問:請問前輩是如何開始職業球員生涯?最擅長甚麼位置?

輝:印象中是由1968年參加華人足球聯誼會主辦第1屆足球訓練班開始,後來獲賞識於1969年加入怡和青年軍,再於1970年透過東昇的程永健介紹加入甲組行列,個人最擅長位置是踢中場,在香港隊則被教練安排出任中堅,而在星島球隊亦曾被教練安排客串中鋒位置。

問:可否講述在甲組第1場比賽的情況?

輝:已沒有太深印象,好像第1場比賽是對加山。

問:在各支球會中以東昇效力球季最長,有甚麼難忘回憶?

輝:從青年軍初上甲組開始,最長時間是在東昇效力,當年東昇陣容也頗為強勁,絕對有實力挑戰各項錦標,球員包括有門將仇志強,中場分別有黃達財、鄧沛強、麥天富,前鋒則有盧洪海、袁權鞱、袁權益等。回想起在東昇效力7個球季,雖然隊內球員質素頗高,但由於有黨派分野,再加上每個球員薪金高低不平均,導致球隊未能團結起來,經過多季效力皆與錦標無緣,最終在我效力最後一季,只能為東昇取得會長盃7人賽冠軍。說雖然未能為球隊贏取更多錦標,但由於我肯虛心學習,在球隊各精英球員身上也獲益良多,只是當時還非常年青,印象中老闆霍英東相約在他的勞斯萊斯車內傾談續約時,不懂得主動提出更優厚條件,白白錯過了提高薪酬機會,但球隊在整體福利上還是不俗的。

問:為多隊甲組巨型班球會效力,哪一隊是最愉快?另外為甚麼經常轉會?

輝:應該是在精工,除了球隊每季能奪取各項賽事冠軍外,自效力東昇球隊開始,我與胡國雄便是最為老友,閒時經常會相約打麻雀及練波前飲茶,以前希慎道那間翠園酒樓,便是我們常聚腳的地方。經常轉會主要想挑戰自己,舉例在精工因各隊友質素高技術平均,球隊經常取得錦標,個人發揮亦去到極限,轉投其他球隊,有助提升個人能力。

問:你在球圈經常被叫「表哥」,這個稱號是怎樣得來的?

輝:話說隊友吳炳南有一次在澳門開玩笑,說內地有一位女性找我,他説好像是你的表妹,自那次我便經常被人稱呼為「表哥」。

問:在70年代,你經常入選香港代表隊,有甚麼難忘比賽跟球迷分享?

輝:我最初入選香港隊應該是在1973年左右,印象中是由霍英東安排訪問中國巡迴友誼賽,到訪包括有北京、天津、大連及上海等城市。另外亦代表香港隊踢了1974、78及82年3屆世界盃外圍賽,第1次參與世盃外便是73年在韓國漢城舉行分組賽,我們雖然首3場比賽全勝有好的開始,但最後一場因負於韓國未能再晉一級,由於該屆港隊球員在比賽期間甚為團結,我們在比賽返港後便組織了漢城之友,相約定期飯局聚會及踢衞生波保持聯誼,至於代表港隊最難忘的比賽回憶,當然是1977年揚威新加坡世界盃外圍賽,我們回港後受到球迷熱烈歡迎。

問:香港隊在1975年亞州盃外圍賽對朝鮮,你正選上陣踢足全場,最後要互射了14輪12碼才分出勝負,對這場經典賽事有甚麼難忘經歷?

輝:最失望當然是香港隊最後落敗,但回想起兩隊為求出綫,落場比賽亦踢得頗為緊湊,到最後互射12碼階段,印象最深刻便是我射了3次12碼才被判射入,我頭兩次主射都分別中柱不入,但球證兩次也是判對方龍門「郁腳」在先要求重射,好像要我射入才肯罷休,幸好在射第3次時終射入,繼續保持著兩隊馬拉松式輪射。

問:在球員生涯中,對外隊的哪場比較印象難忘?

輝:1979年精工對北美宇宙隊,對手球星如雲,包括有德國碧根鮑華、巴西阿爾拔圖、F馬連奴、南斯拉夫波芝斯域及意大利基拿利亞,我們最後以3:3逼和對手,而賽後更交換波芝斯域球衣保存至今。

問:想問一下有沒有特別欣賞外國球星,而在本地聯賽,你從70至80年代效力多間甲組球會,最欣賞又是哪位外援球員?

輝:外國球星最欣賞比利,當年巴西山度士訪港對紐卡素,我也有入場觀看,與現今世界級球星對比,比利處於球例沒有保護性那麼強的年代,面對各隊後衞的凶狠攔截,仍能盡顯球王風範。至於本地甲組聯賽最欣賞外援球員,無論是作為隊友或其他球隊對手,最欣賞便是寶路華的赫捷臣,因他技術實在非常出色,至於其他好波外援仍有印象,包括有軒德遜、佐治貝斯、穆倫及加賀夫兄弟等。

問:在球會及香港隊追隨過多名本地及外國教練,最欣賞是哪一位?

輝:我比較欣賞何應芬,因那個年代他會善用普通資源達到操練效果,舉例他會參考其他運動訓練模式,安排球員在腳部或腰部纏上裝有鉛腰封及腳帶訓練,令球員在身體負重增加後,務求操出極佳體能,至於其他外籍教練也各有優點,包勤善於平衡球員心理狀況,韋利則要求非常嚴格,禾頓則在運用戰術方面甚有硏究。

問:最後想知道退役後近況如何?

輝:從球員退役後,我轉行做酒吧公關經理,其後重回球圈執教晨曦青年軍及預備組,並於2000年在足總考獲教練C牌後,現每星期為一些學校、銀行團體、海洋公園職員及九龍城區青年梯隊,擔任足球培訓導師。

(在此特別鳴謝曾廷輝前輩接受筆者訪問,以及提供珍貴相片供球迷分享)

撰文:偉強

世界足球盡在我腳下,足球流浪達人。

email:ballthirteen@hotmail.com

歡迎瀏覽球十三fb專頁,若得到波友一個like,就是我們團隊的一大鼓舞:

www.facebook.com/ballthirteen

相關文章:

【港足名將專訪系列】張家平

https://sports.now.com/home/news/details?id=23786985297

【港足名將專訪系列】區永雄

https://sports.now.com/home/news/details?id=23216997288

【港足名將專訪系列】霍柏寧

https://www.sports.now.com/home/news/details?id=21660778244

【港足名將專訪系列】何容興

https://sports.now.com/home/news/details?id=21235275273

【港足名將專訪系列】穆里奇

https://sports.now.com/home/news/details?id=20626579439

【港足名將專訪系列】郭鎮華

https://sports.now.com/home/news/details?id=20340922445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