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回歸二十年,香港人對抗爭的看法、法治精神、身分認同感,經歷甚麼改變?香港是否真的能夠五十年不變?
【Now新聞台】香港曾經被形容為「借來的地方」,自八十年代因前途問題,出現移民潮。今年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二十年,據保安局數字估計,去年移民外地的香港人有上升的跡象。今集《經緯線》《回歸20年系列》第一集,三個香港人決定離開這片「借來的地方」,有人再次移民,放棄香港的一切﹔有人看中內地發展,決心到上海闖出一片天。為何在他們眼中,香港不再能給予他們幸福?為何不再是商機處處?
【Now新聞台】香港曾經被形容為「借來的地方」,自八十年代因前途問題出現移民潮。今年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二十年,據保安局數字估計,去年移民外地的香港人有上升的跡象。
【Now新聞台】回歸二十年,有早已移民海外定居的香港人回流,但有部分人選擇再離開香港,第二次移民。為何香港留不住他們?
【Now新聞台】還有大約三個星期便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九七前香港曾經出現移民潮。回歸二十年以來,有人回流,有人則回流後再次離開香港。有家庭表示,香港政局動盪令他們不想留下。
【Now新聞台】回歸二十年,有早已移民海外定居的香港人回流,但有部分人選擇再離開香港,第二次移民。為何香港留不住他們?
【Now新聞台】回歸二十年,有早已移民海外定居的香港人回流,但有部分人選擇再離開香港,第二次移民。為何香港留不住他們?
【Now新聞台】香港教師曾燕紅,經過兩次失敗,上個月二十一日,終於成功登上海拔8848.44米的珠穆朗瑪峰峰頂,成為第一位登頂的香港女性,完成自己的夢想,亦兌現對學生的承諾。
【Now新聞台】香港教師曾燕紅,經過兩次失敗,上個月二十一日,終於成功登上海拔8848.44米的珠穆朗瑪峰峰頂,成為第一位登頂的香港女性,完成自己的夢想,亦兌現對學生的承諾。
【Now新聞台】香港教師曾燕紅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完成她自己的夢想和對學生的承諾。對於她和學生而言,最深的意義是甚麼?
【Now新聞台】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推行「香港好.易行」,希望改善行人環境,鼓勵市民以步代車。可是,香港人多車多,空氣污染嚴重,很多人都覺得香港不好行。慣於方便的香港人又願不願意行多一些?
【Now新聞台】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推行「香港好.易行」,希望改善行人環境,鼓勵市民以步代車。可是,香港人多車多,空氣污染嚴重,很多人都覺得香港不好行。慣於方便的香港人又願不願意行多一些?
【Now新聞台】這三個「後生仔」是網上認識,這一天第一次見面。他們打算試下沿著港鐵觀塘線行,由九龍塘站出發。這種網上相約陌生人一齊行路的玩法,近年開始流行起來。
【Now新聞台】人多、車多、空氣差,在香港鬧市走路,有時等如吸廢氣。政府想鼓勵市民多步行、少坐車,到底是否可行?
【Now新聞台】人多、車多、空氣差,在香港鬧市走路,有時等如吸廢氣。政府想鼓勵市民多步行、少坐車,到底是否可行?
【Now新聞台】近年,新界人口不斷增長,但新建的道路,遠遠追不上車輛數目的增加。多條連接新界和市區的主要幹道,於繁忙時間塞車已經成為常態,而鐵路的載客率亦日趨飽和。
【Now新聞台】近年,新界人口不斷增長,但新建的道路遠遠追不上車輛數目的增加。多條連接新界和市區的主要載道,於繁忙時間塞車已經成為常態,而鐵路的載客率亦日趨飽和。
【Now新聞台】香港道路交通愈來愈擠塞、鐵路愈來愈擠迫,新界人口不斷膨脹,交通壓力有多大,如何解決上班難的問題?
【Now新聞台】香港道路交通愈來愈擠塞、鐵路愈來愈擠迫,新界人口不斷膨脹,交通壓力有多大,如何解決上班難的問題?
【Now新聞台】1967年5月,香港掀起了一場歷時近八個月,涉及五十多條人命的風暴。它是港英政府眼中的六七暴動,亦是左派心中的反英抗暴運動。
上一頁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