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新聞台】由數碼港到科技園,納稅人的錢花去了,但香港創科未見獨當一面,甚至被鄰近地方遙遙領先。政府計劃再灑五百億,包括二百億建設河套區,一百億支援科技園,期望從後趕上。今集《經緯線》,創科人都說,政府似乎捉錯用神,欠缺本土創科人才是問題核心,究竟他們去了哪裏?為何如此困難留住有心人?

【Now新聞台】《經緯人.物誌》主角是香港電影「御用」書法家馮兆華,筆名華戈。他自八十起代起為香港電影名及道具題字,由經典的《逃學威龍》,去到近年的《一念無明》都出自他的手筆。明明最愛的是書法,但因緣際會下,數十年來陪伴香港電影走過高山低谷。書法、電影,如何拼構他獨樹一格的筆調與人生?

【Now新聞台】由數碼港到科技園,納稅人的錢花去了,但香港創科未見獨當一面,甚至被鄰近地方遙遙領先。政府計劃再灑五百億,包括二百億建設河套區、一百億支援科技園,期望從後趕上。今集《經緯線》,創科人都說政府似乎捉錯用神,欠缺本土創科人才是問題核心,究竟他們去了哪裏?為何如此困難留住有心人?

【Now新聞台】由《逃學威龍》,到《一念無明》,不少香港戲名都出自電影書法家華戈手筆。今集《經緯人.物誌》,華戈最愛的是電影還是書法?

【Now新聞台】二月初大埔公路雙層巴士翻側事故造成嚴重死傷,再度揭示巴士安全風險猶在。今集《經緯線》會探討全港巴士都裝有「黑盒」,在監察行車表現時,是否已發揮最大效用?香港大部分巴士路線都是以雙層巴士行走,甚至連陡峭的大嶼山山路,都將會改用雙層巴士,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增加的客量需求,但如何同時平衡行車安全?

【Now新聞台】近日南生圍多處懷疑遭到縱火,今集《經緯人.物誌》主角,油畫家朱嘉明,在南生圍寫生十多年,眼見該處被火舌蹂躪,灰黑的筆觸,記錄了他的心痛與無奈。朱嘉明去年以「情迷南生圍」為題,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過百幅畫作,他說獨愛這個香港「後花園」的人情味,無論陰晴雨霧,各有美態。

【Now新聞台】二月初大埔公路雙層巴士翻側事故造成嚴重死傷,再度揭示巴士安全風險猶在。今集《經緯線》會探討,全港巴士都裝有「黑盒」,在監察行車表現時,是否已發揮最大效用?香港大部分巴士路線都是以雙層巴士行走,甚至連陡峭的大嶼山山路,都將會改用雙層巴士,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增加的客量需求,但如何同時平衡行車安全?

【Now新聞台】油畫家朱嘉明在南生圍寫生十多年。眼見南生圍被火舌蹂躪,灰黑的筆觸,記錄了他的心痛與無奈。

【Now新聞台】十五年前,曾浩輝醫生奉命參與調查沙士病毒源頭。這場造成299人死亡的疫症,對曾浩輝及香港人來說,有甚麼重要啟示?

【Now新聞台】近幾個月,本港數間旅行社接連遭到黑客勒索。黑客常見手法包括入侵公司的電腦系統盜取資料;更普及的是使用勒索軟件。專家指隨著日常生活依賴科技,這些個案只會有增無減。作為掌管大眾資料的企業及機構,應該如何應對黑客勒索?小市民又可以做甚麼去防止資料外洩?

【Now新聞台】近幾個月,本港數間旅行社接連遭到黑客勒索。黑客常見手法包括入侵公司的電腦系統盜取資料;更普及的是使用勒索軟件。專家指隨著日常生活依賴科技,這些個案只會有增無減。作為掌管大眾資料的企業及機構,應該如何應對黑客勒索?小市民又可以做甚麼去防止資料外洩?

【Now新聞台】十五年前,曾浩輝醫生奉命參與調查沙士病毒源頭。這場造成299人死亡的疫症,對曾浩輝及香港人來說,有甚麼重要啟示?

【Now新聞台】內地自年初起收緊廢物進口策,政府一改多年的回收教育,呼籲市民集中回收「三紙兩膠」,市民疑惑重重。今集《經緯線》會向政府和回收商請教,究竟哪種紙和膠能夠回收,並會探討「三紙兩膠」以外的廢品有何出路。

【Now新聞台】《經緯人.物誌》的主角朱子穎,五年前接手瀕臨殺校的浸信會天虹小學。今日的天虹,被譽為「快樂學校」,成為創新、愉快教育的代名詞。朱子穎今年初宣布離開天虹,到一間學費高昂的私校出任總校長。這位非常校長是否要去「搵真銀」?他對教育的初衷及理念又有否改變?

【Now新聞台】內地自年初起收緊廢物進口策,政府一改多年的回收教育,呼籲市民集中回收「三紙兩膠」,市民疑惑重重。今集《經緯線》會向政府和回收商請教,究竟哪種紙和膠能夠回收,並會探討「三紙兩膠」以外的廢品有何出路。

【Now新聞台】小學校長朱子穎,五年前接手瀕臨殺校的天虹小學,改造成「快樂學校」,但為甚麼最近他決定轉職私校?

【Now新聞台】香港人生求樓、死求龕,政府去年出手立法規管私營龕場,寬限期在3月29日屆滿。《經緯線》調查發現,有殯儀館懷疑違規兜售龕位,一個位動輒數以十萬元。至於現有私人骨灰安置所,申請牌照進展如何?最後會有多少個龕位可以留低?

【Now新聞台】《經緯人.物誌》的主角吳安儀,今年二月於世界排名榮升全球第一,成為亞洲首位世界「一姐」。世界第一、香港之光、香港CUE后,這些頭銜對年僅廿七歲的安儀來說,有甚麼意義?桌球以外,誰又是這位一姐的「最愛」?

【Now新聞台】香港人生求樓、死求龕,政府去年出手立法規管私營龕場,寬限期在3月29日屆滿。《經緯線》調查發現,有殯儀館懷疑違規兜售龕位,一個位動輒數以十萬元。至於現有私人骨灰安置所,申請牌照進展如何?最後會有多少個龕位可以留低?

【Now新聞台】香港人生求樓、死求龕,政府去年出手立法規管私營龕場,寬限期在3月29日屆滿。《經緯線》調查發現,有殯儀館懷疑違規兜售龕位,一個位動輒數以十萬元。至於現有私人骨灰安置所,申請牌照進展如何?最後會有多少個龕位可以留低?
| 上一頁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