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線

【經緯線】周永新的妥協
2018年5月20日 21:23

【Now新聞台】今集《經緯人。物誌》主角,是人稱「社工之父」的周永新教授,他的專業生涯看似備受敬重,但他自言由於向來無鮮明政治立場,予人感覺經常「妥協」,在政界及大眾心中,都兩邊不討好。近日他埋首撰寫與佔領行動有關的書,他預告,對於政府或年輕人,書中內容同樣兩面不討好。為何他選擇在風高浪急的政治議題中發聲?妥協背後,他又抱持甚麼想法?

【經緯線】隔空談判
2018年5月20日 21:11

【Now新聞台】九巴車長葉蔚琳,因為一次工業行動,經歷被解僱,最後獲復職。她與一班同工成立工會,有二百多名車長加入。成立工會只是事情的開端,工會要有牙力,還須得到承認地位。今集《經緯線》,有紮鐵和貨櫃碼頭工人工會,在缺乏法例保障集體談判權下,兩種迥異的遭遇。

【經緯線本周提要】隔空談判
2018年5月19日 16:23

【Now新聞台】九巴車長葉蔚琳經歷過工業行動、被解僱、最終獲復職。她與一班同工成功登記成立新工會,但在香港,缺乏法例保障集體談判權,工會權力受限制,就如五年前貨櫃碼頭工人大罷工後,一直只能與資方隔空對話。今集《經緯線》會探討,集體談判權法例被廢除二十多年,僱員爭取合理權益時,受到怎樣的阻礙?

【經緯線本周提要】隔空談判
2018年5月18日 09:45

【Now新聞台】集體談判權廢法超過二十年,工會要取爭公司承認地位坐下來商討薪酬福利,有多困難?今集《經緯線》有九巴車長、紮鐵及貨櫃碼頭工人三個工會,不同的遭遇及命運。

【經緯線】誰主牠命運
2018年5月13日 20:47

【Now新聞台】接二連三懷疑虐待動物,毒殺,虐殺案,動物生命被任意踐踏。縱然社會對保護動物的意識提升了,制度上的缺失使牠們的生命及權益未能得到全面保障。隨著警方調查虐畜專隊成立,是否可以將牠們的命運改寫?

【經緯線】予恩這一家
2018年5月13日 20:47

【Now新聞台】去年年尾,女嬰小予恩因膽管閉塞,入院接受肝腸吻合手術,術後出現心臟停頓,家人質疑醫護人院延誤急救,令予恩由肝病變腦癱。現時予恩媽媽須24小時貼身照顧予恩,予恩爸爸每天下班後利用僅有時間,到醫院探望女兒。他說近日見到予恩有好轉跡象,重拾部分身體意識,就是夫婦倆最大的鼓舞。

【經緯線本周提要】誰主牠命運
2018年5月13日 15:29

【Now新聞台】接二連三懷疑虐待動物,毒殺,虐殺案,動物生命被任意踐踏。縱然社會對保護動物的意識提升了,制度上的缺失使牠們的生命及權益未能得到全面保障。隨著警方調查虐畜專隊成立,是否可以將牠們的命運改寫?

【經緯線本周提要】予恩這一家
2018年5月13日 09:30

【Now新聞台】一次手術後,女嬰小予恩由肝病變成腦癱。數月來,予恩爸爸忙於工作及照顧女兒,身心疲累。今集《經緯人.物誌》有予恩這一家,如何面對生活及將來?

【經緯線本周提要】誰主牠命運
2018年5月12日 15:51

【Now新聞台】接二連三懷疑虐待動物,毒殺,虐殺案,動物生命被任意踐踏。縱然社會對保護動物的意識提升了,制度上的缺失使牠們的生命及權益未能得到全面保障。隨著警方調查虐畜專隊成立,是否可以將牠們的命運改寫?

【經緯線本周提要】誰主牠命運
2018年5月11日 09:35

【Now新聞台】虐待,毒殺,虐殺動物的案件,接二連三發生,動物的生命權益被人任意踐踏。今集《經緯線》會探討,調查虐畜案的前線人員面對甚麼困難。

【經緯線】掩埋的真相(一)
2018年5月6日 22:22

【Now新聞台】十年前一場汶川地震,無數學校倒塌導致數以千計學生死亡。四川作家譚作人調查「豆腐渣」工程,遭受五年牢獄之災;遇難學生的家長上訪、抗議,被捕、被拘留的人不計其數。這條追尋公義的路走了十年,是否還行得通呢?今集《經緯線》,記者走訪四川,看看各人在這十年的遭遇。

【經緯線】掩埋的真相(二)
2018年5月6日 22:22

【Now新聞台】十年前一場汶川地震,無數學校倒塌導致數以千計學生死亡。四川作家譚作人調查「豆腐渣」工程,遭受五年牢獄之災;遇難學生的家長上訪、抗議,被捕、被拘留的人不計其數。這條追尋公義的路走了十年,是否還行得通呢?今集《經緯線》,記者走訪四川,看看各人在這十年的遭遇。

【經緯線本周提要】掩埋的真相
2018年5月5日 11:51

【Now新聞台】汶川大地震發生至今十年,當年大量學校倒塌,官方指有五千多名學生死亡。有死難學生的家長,至今仍沒有放棄尋找校舍倒塌的真相。而為了追究豆腐渣工程責任,有維權人士被捕、被判刑,但堅持繼續調查。

【經緯線本周提要】四川少數官員承認學校有質量問題
2018年5月3日 09:53

【Now新聞台】繼續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報道,有少數指出校舍「豆腐渣」工程問題的官員至今都堅持自己的看法沒有錯,認為是八、九十年代快速加建學校,犧牲了建築質量,呼籲政府要汲取教訓。

【經緯線本周提要】譚作人籲處理川震遇難學生家長法律申訴
2018年5月2日 09:37

【Now新聞台】繼續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報道。地震發生後作家譚作人發起調查學校建築質量問題,報告發表後不久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獄五年。譚作人接受專訪時表示,不會放棄追究「豆腐渣」工程的責任。

【經緯線本周提要】家長追究汶川地震豆腐渣工程被打壓
2018年5月1日 10:02

【Now新聞台】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本台會一連幾日報道地震後不同人物在這十年的經歷。地震令大量校舍倒塌,死傷學生不計其數,至今仍然有死難學生的家長堅持追究「豆腐渣」工程責任,受到不同程度打壓。

【經緯線】創科本地薑
2018年4月29日 22:04

【Now新聞台】由數碼港到科技園,納稅人的錢花去了,但香港創科未見獨當一面,甚至被鄰近地方遙遙領先。政府計劃再灑五百億,包括二百億建設河套區,一百億支援科技園,期望從後趕上。今集《經緯線》,創科人都說,政府似乎捉錯用神,欠缺本土創科人才是問題核心,究竟他們去了哪裏?為何如此困難留住有心人?

【經緯線】電影書法家
2018年4月29日 22:04

【Now新聞台】《經緯人.物誌》主角是香港電影「御用」書法家馮兆華,筆名華戈。他自八十起代起為香港電影名及道具題字,由經典的《逃學威龍》,去到近年的《一念無明》都出自他的手筆。明明最愛的是書法,但因緣際會下,數十年來陪伴香港電影走過高山低谷。書法、電影,如何拼構他獨樹一格的筆調與人生?

【經緯線本周提要】創科人才看淡本地發展前景
2018年4月28日 15:19

【Now新聞台】由數碼港到科技園,納稅人的錢花去了,但香港創科未見獨當一面,甚至被鄰近地方遙遙領先。政府計劃再灑五百億,包括二百億建設河套區、一百億支援科技園,期望從後趕上。今集《經緯線》,創科人都說政府似乎捉錯用神,欠缺本土創科人才是問題核心,究竟他們去了哪裏?為何如此困難留住有心人?

【經緯線本周提要】電影書法家
2018年4月28日 09:38

【Now新聞台】由《逃學威龍》,到《一念無明》,不少香港戲名都出自電影書法家華戈手筆。今集《經緯人.物誌》,華戈最愛的是電影還是書法?

上一頁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頁
熱門新聞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