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通識科成為新高中必修科短短十年,備受爭議。六大單元中的「今日香港」,由課程內容、老師教學以至考評,都被指過於政治化,甚至被認為教壞學生。今集《經緯線》跟高中學生一起上通識課,了解他們學習甚麼?通識科老師又如何處理敏感議題?究竟是通識科趨向政治化,還是社會政治化了通識科?
【Now新聞台】通識科成為高中必修科近十年,由課程內容,老師教學,以至考試評核都受到批評。是通識科過於政治化,還是這些爭議政治化了通識科?
【Now新聞台】海拔8848米高的珠穆朗瑪峰,每年吸引數以百計的登山者攀登。《經緯人.物誌》主角長跑教練黃偉建,今年加入挑戰行列,克服了天氣無常的變化,體能的虛耗及意志的消磨,在當地嚮導雪巴人的陪伴下,成功登上世界之巔。一個多月的旅程,阿建體會雪巴人艱辛的生活,為了守護登山者而付出的努力,甚至犧牲,令四十六歲的他流下男兒淚。
【Now新聞台】港鐵沙中綫捲入工程造假風波,紅磡站月台地盤的鋼筋被違規剪短,政府已成立了獨立委員會作深入調查。究竟工地中有誰可以決定剪短鋼筋?這樣做有何動機?港鐵監工制度又是否存有漏洞?今集《經緯線》梳理出各項疑點,並找來熟悉鐵路工程的內幕人士,一起抽絲剝繭。
【Now新聞台】港鐵沙中綫捲入工程造假風波,紅磡站月台地盤的鋼筋被違規剪短,政府已成立了獨立委員會作深入調查。究竟工地中有誰可以決定剪短鋼筋?這樣做有何動機?港鐵監工制度又是否存有漏洞?今集《經緯線》梳理出各項疑點,並找來熟悉鐵路工程的內幕人士,一起抽絲剝繭。
【Now新聞台】今集《經緯人.物誌》主角周佩波,初中時第一次踏足深水埗,被眼前的高樓大廈,看似繁華的景象迷住了,結果在此住了近八年,見盡基層生活所面對的無奈。大學畢業後,他曾任職於銀行,但心裏仍想為基層做一點事。幾年前,他成立社企,售賣較經濟的食材給基層,期望他們可以有尊嚴地生活。
【Now新聞台】旺角騷亂發生之後,包括梁天琦在內的多名年輕人,暴動罪成被重囚。三名曾經站在前線,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見證旺角騷亂的紀實攝影師凱撒、曾經是本民前發言人的衞碧君,以及打正本土旗號的前大學學生會幹事袁德智,在沉澱過後,他們在六月初夏重返旺角,細說這兩年來心態上的轉變,重新思考抗爭之路。
【Now新聞台】旺角騷亂發生之後,包括梁天琦在內的多名年輕人,暴動罪成被重囚。三名曾經站在前線,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見證旺角騷亂的紀實攝影師凱撒、曾經是本民前發言人的衞碧君,以及打正本土旗號的前大學學生會幹事袁德智,在沉澱過後,他們在六月初夏重返旺角,細說這兩年來心態上的轉變,重新思考抗爭之路。
【Now新聞台】六四事件,在現今年輕人眼中,越來越陌生。一名僅有活躍的支聯會青年組成員,在爭取平反六四的路上,發現在同輩中只有自己孤身一人。支聯會五大綱領之一「結束一黨專政」,今年受到建制派人士挑戰,另一邊廂,卻又被大學學生會批評流於口號式。八九年民主運動距今快將三十年,薪火相傳,談何容易?
【Now新聞台】今年初,一班浸大學生因不滿必須通過普通話考試才能畢業,發起「佔領」語文中心,在校內引起軒然大波。文學院副院長羅秉祥是首位公開撰文支持取消考試的教職員,他明言,既反對學生的衝擊行動,也不認同普通話考試機制,只是想大眾理性討論,客觀聆聽學生訴求。這位非常老師怎樣看世代矛盾?走進漩渦,是為了甚麼?
【Now新聞台】六四事件,在現今年輕人眼中,越來越陌生。一名僅有活躍的支聯會青年組成員,在爭取平反六四的路上,發現在同輩中只有自己孤身一人。支聯會五大綱領之一「結束一黨專政」,今年受到建制派人士挑戰,另一邊廂,卻又被大學學生會批評流於口號式。八九年民主運動距今快將三十年,薪火相傳,談何容易?
【Now新聞台】賣賣翻版唱片、斬人、販毒…每天不知道要接甚麼「柯打」,流離失所。這些「古惑仔」劇情,曾經是十六的真實生活。未成年已因販毒而入獄,令十六的人生比別人複雜,但亦比別人多了重生的機會。今天她是一名義剪髮型師,外表依然冷酷,但不再有戾氣,義剪時更滿面笑容。是甚麼令她改變?
【Now新聞台】兩間電力公司將於下半年推出「上網電價」,高價收購民間以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政府推動全民發電,市區屋苑想發展太陽能,如何突破限制,用盡發電潛力?澳門早於三年前已推出類似政策,但成效不彰,問題出在哪裏?今集《經緯線》走訪港澳兩地,探討民間發展太陽能的前景。
【Now新聞台】兩間電力公司將於下半年推出「上網電價」,高價收購民間以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政府推動全民發電,市區屋苑想發展太陽能,如何突破限制,用盡發電潛力?澳門早於三年前已推出類似政策,但成效不彰,問題出在哪裏?今集《經緯線》走訪港澳兩地,探討民間發展太陽能的前景。
【Now新聞台】兩間電力公司將於下半年推出「上網電價」,高價收購民間以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政府推動全民發電,市區屋苑想發展太陽能,如何突破限制,用盡發電潛力?澳門早於三年前已推出類似政策,但成效不彰,問題出在哪裏?今集《經緯線》走訪港澳兩地,探討民間發展太陽能的前景。
【Now新聞台】未成年已經因為販毒而入獄,令到外號叫「十六」的她,人生比別人複雜,但亦比別人多了重生的機會。今天她是一名義剪髮型師,是甚麼令她改變?
【Now新聞台】橫跨廿年,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由公布至今,只欠裕民坊一帶仍未完成收地。該重建範圍約有一百檔搭建戶,五年前,其中一個搭建戶提出逆權侵佔,一旦勝訴,勢必影響重建的賠償安排。今集《經緯線》會探討,現時裕民坊一帶收地進展。市區重建,如何在賠償安置問題上,做到合情合理?
【Now新聞台】每次尋「寶」旅程,他都會帶齊裝備,一條長繩,一支行山杖及膠袋。今集《經緯人.物誌》主角是綽號叫「馬騮」的江載華。退休後,他決定為大自然出一分力,跟義工團體到郊野撿垃圾。參與行動近兩年,他見過最「騎呢」的垃圾是甚麼?
【Now新聞台】橫跨廿年,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由公布至今,只欠裕民坊一帶仍未完成收地。該重建範圍約有一百檔搭建戶,五年前,其中一個搭建戶提出逆權侵佔,一旦勝訴,勢必影響重建的賠償安排。今集《經緯線》會探討現時裕民坊一帶收地進展。市區重建,如何在賠償安置問題上,做到合情合理?
【Now新聞台】自小跟爸爸走遍香港山嶺,江載華與大自然結下不解緣。退休後,他跟著義工團隊到郊區山野撿垃圾,人棄我取,希望保護大自然美景。
上一頁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