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線

【經緯線】《64.30》之《守望者》(一)
2019年5月13日 18:00

【Now新聞台】「三十年都過去,再過多少年誰敢說?這麼拖下去,拖到甚麼時候為止?」一名六四難屬,經過三十年,決定公開講述弟弟在六四事件後失踨的遭遇。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是終身的遺憾。今年是六四事件三十週年,真相與責任依然未解決,大部分難屬亦年事已高,有人甚至鬱鬱而終。平反六四,誰來接棒?

【經緯線】五四滄桑(一)
2019年5月5日 21:30

【Now新聞台】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失利,列強要把山東權益轉交日本,觸發五月四日,北京的大學生在京城發起大規模遊行,高叫「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口號。五四遊行將追求新文化的熱潮推至高峰,為了救亡圖存,知識分子紛紛學傚西方制度,推崇民主「德先生」和科學「賽先生」。百年過後,內地的大學生能否繼承這種義無反顧的情操?學者詰問,現今中國是否有五四時的氣魄,汲取西方先進文化,改造自己?

【經緯線】五四滄桑(二)
2019年5月5日 21:30

【Now新聞台】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失利,列強要把山東權益轉交日本,觸發五月四日,北京的大學生在京城發起大規模遊行,高叫「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口號。五四遊行將追求新文化的熱潮推至高峰,為了救亡圖存,知識分子紛紛學傚西方制度,推崇民主「德先生」和科學「賽先生」。百年過後,內地的大學生能否繼承這種義無反顧的情操?學者詰問,現今中國是否有五四時的氣魄,汲取西方先進文化,改造自己?

【經緯線】說佔領(一)
2019年4月28日 20:14

【Now新聞台】佔中案審結,陳健民、戴耀廷等四名被告,被判即時入獄八至十六個月,朱耀明等三人獲緩刑,事發時只得二十歲的張秀賢則被判社會服務令,陳淑莊因病押後判刑。審訊到此告一段落,今集《經緯線》回顧整個佔領行動的過程,由小市民、參與者到反對者,這場運動留下了甚麼回憶?

【經緯線】說佔領(二)
2019年4月28日 20:14

【Now新聞台】佔中案審結,陳健民、戴耀廷等四名被告,被判即時入獄八至十六個月,朱耀明等三人獲緩刑,事發時只得二十歲的張秀賢則被判社會服務令,陳淑莊因病押後判刑。審訊到此告一段落,今集《經緯線》回顧整個佔領行動的過程,由小市民、參與者到反對者,這場運動留下了甚麼回憶?

【經緯線】熱血教練郭嘉諾
2019年4月21日 19:41

【Now新聞台】《經緯人.物誌》主角郭嘉諾,年初帶領港隊在香港大球場上演的省港盃主場一役,大挫作客的廣東隊,以總成績5比2蟬聯冠軍。青訓教練出身的他,不怕在大賽中起用經驗尚淺的年輕少將,更不時掀起球迷高漲的情緒,為球員打強心針。

【經緯線】大灣區人
2019年4月21日 19:31

【Now新聞台】大灣區規劃如火如荼,規劃發展綱要鼓勵香港創科業界、醫生及教師等專業人士去大灣區發展,但是要闖入大灣區,有甚麼顧慮?兩地在法制及文化差異下,香港教師,又是否甘願成為「大灣區老師」?香港人、廣州人、澳門人,日後是否都是「大灣區人」?

【經緯線】不枯也不散(二)
2019年4月14日 22:21

【Now新聞台】2013年,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宣布籌備佔領中環。

【經緯線】不枯也不散(一)
2019年4月14日 22:19

【Now新聞台】2013年,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宣布籌備佔領中環。

【經緯線本周提要】不枯也不散
2019年4月12日 09:32

【Now新聞台】佔中案審結,發起人戴耀廷和陳健民各有兩項罪名成立,朱耀明亦有一項罪名成立。歷時超過五個月的審訊和等待,他們三個人以怎樣的心情應對?幾年來的經歷,留下希望還是遺憾?《經緯線》追訪超過一年,記錄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經緯線】半世紀的法跡(一)
2019年4月7日 21:08

【Now新聞台】1969年,香港大學開辦法律學系,首年入學人數四十人,開學當日只有數名老師。屹立五十載,法律學系早已升格為法律學院,蜚聲國際,培育本地法律人才。今集《經緯線》,首屆畢業生陳景生及湯家驊細說當年往事﹔師兄弟陳弘毅及陳文敏畢業後回到學院任教,見證學院的發展。近年,法律學院被捲入政治漩渦,置身其中,他們又如何面對風風雨雨?

【經緯線】半世紀的法跡(二)
2019年4月7日 21:08

【Now新聞台】1969年,香港大學開辦法律學系,首年入學人數四十人,開學當日只有數名老師。屹立五十載,法律學系早已升格為法律學院,蜚聲國際,培育本地法律人才。今集《經緯線》,首屆畢業生陳景生及湯家驊細說當年往事﹔師兄弟陳弘毅及陳文敏畢業後回到學院任教,見證學院的發展。近年,法律學院被捲入政治漩渦,置身其中,他們又如何面對風風雨雨?

【經緯線】相聚何期
2019年3月31日 19:26

【Now新聞台】在「709事件」中被捕及判監的內地維權律師江天勇,最近刑滿出獄。身在美國的太太金變玲,一直沒有停止想辦法營救他。金變玲六年前帶同女兒出走中國,到美國尋求政治庇護。她和丈夫相隔千里,唯一願望就是一家團聚。

【經緯線】數爆醫療
2019年3月31日 19:26

【Now新聞台】病房迫爆,醫護谷爆,病人嬲爆,這些場面,每年流感高峰期不停重演。醫管局經常撥款十年來增加超過一倍,然而,長踞病房迫爆之首的伊利沙伯和聯合醫院,內科的病床十年來分別只增加四張和五張,為甚麼會這樣?《經緯線》分析醫療數字,從「重災區」入手,看看問題是甚麼。

本台獲頒金堯如新聞自由獎優異獎
2019年3月31日 17:23

【Now新聞台】本台節目《經緯線》的報道,獲頒金堯如新聞自由獎優異獎。

【經緯線】百日高雄
2019年3月24日 19:18

【Now新聞台】韓國瑜接掌高雄市長接近一百日,施政目標是令高雄發大財。他說要搞活愛情產業鏈、要興建愛情摩天輪、又想搞馬場。有高雄年輕人認為他想法創新,但有人則批評他只懂搞噱頭。韓國瑜聲言要做到「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不斷對外促銷農產品,三月下旬的大陸之行會有甚麼成果,各界拭目以待。他如何釋除綠營的疑慮,經濟訂單不會變成政治訂單?

【經緯線】沈祖堯的夢想
2019年3月24日 19:18

【Now新聞台】沈祖堯出任中文大學校長期間,經歷香港政治動盪。他自言,2010年上任時,並不擅長、也沒有心理準備面對一些政治事件,後期面對批評,要學習放下身段。離開校長室,沈祖堯回到公立醫院照顧病人,同時訓練年輕醫生,希望完成自己的夢想。

【經緯線】罕藥難求
2019年3月17日 20:51

【Now新聞台】曾經憑著兩隻手指撰寫計劃書,爭取引進新藥的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周佩珊,去年用了新藥後,終於可以告別呼吸機和胃喉,病情有很大進展。然而,藥物註冊是漫長的等待,加上不少藥物費用昂貴,動輒數以百萬計,資助門檻又高,令不少罕見病患者明明有藥都未能用。有立法會議員提出私人條例草案,建議為罕見病的定義立法,制定整全的罕見病政策。

【經緯線】新市鎮之父鍾逸傑
2019年3月17日 20:51

【Now新聞台】六十二年前,鍾逸傑從英屬馬來亞調到香港,出任新界理民官,自此與新界結下不解緣。他見證香港經濟起飛,七十年代,政府財政緊絀下,建立多個衛星城市,解決百多萬人的住屋問題。九十二歲的他,怎樣看現在的房屋問題?

【經緯線】毒疫苗之禍(一)
2019年3月10日 19:34

【Now新聞台】疫苗,本來是用來保護身體,但不當生產疫苗,卻造成一個個家庭悲劇。全國政協常委陳馮富珍在兩會期間,評論內地在建立傳染病防控系統工作上引領全球。然而,自2010年山西被揭發高溫存放疫苗,這些年來,內地問題疫苗事件接二連三發生,當年向傳媒舉報的山西疾控中心官員,慨嘆時日過去,但問題依舊。內地首次就管理疫苗單獨立法,是否就能根治問題?

上一頁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頁
熱門新聞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