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線

【經緯線】美食車之路(一)
2022年6月5日 20:00

【Now新聞台】政府五年前推出「美食車先導計劃」,希望為香港旅遊景點增添趣味,以及提供多元化、高質素的美食;十五輛美食車勝出,但最後只有四輛仍然營運,原因為何?去年底,政府宣布由於成效並不理想,決定六月一日結束美食車計劃,一群經營者有甚麼感受?他們又有何打算?

【經緯線】草根民意(二)
2022年5月29日 20:01

【Now新聞台】政府決定,今年內解散全港一千六百幾幢住宅大廈的互助委員會,原因為何?互委會由大廈居民互選產生,推動鄰里互助,擔當居民和政府溝通的橋樑,公屋互委會更會派代表定期與房署開會,參與屋邨管理事宜;一旦解散,居民有甚麼渠道可以表達意見?

【經緯線】草根民意(一)
2022年5月29日 20:00

【Now新聞台】政府決定,今年內解散全港一千六百幾幢住宅大廈的互助委員會,原因為何?互委會由大廈居民互選產生,推動鄰里互助,擔當居民和政府溝通的橋樑,公屋互委會更會派代表定期與房署開會,參與屋邨管理事宜;一旦解散,居民有甚麼渠道可以表達意見?

【經緯線本周提要】互助委員會將解散 居民意見如何反映?
2022年5月28日 12:00

【Now新聞台】全港目前一共有一千六百多幢住宅大廈設有互助委員會,政府今年一月發信,要求所有互委會於年底前解散,原因為何?一旦解散後,居民有甚麼渠道可以向政府反映意見?

【經緯線】看不到的資產(二)
2022年5月22日 20:02

【Now新聞台】NFT成為近年熱捧的新型投資工具,名人、明星、藝術家都推出NFT,有些成交價高達幾千萬美元,原因為何?NFT跟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都屬於虛擬資產,隨著越來越多人參與投資,相關罪案也大幅增加,可以如何監管?

【經緯線】看不到的資產(一)
2022年5月22日 20:00

【Now新聞台】NFT成為近年熱捧的新型投資工具,名人、明星、藝術家都推出NFT,有些成交價高達幾千萬美元,原因為何?NFT跟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都屬於虛擬資產,隨著越來越多人參與投資,相關罪案也大幅增加,可以如何監管?

【經緯線】愁困疫城(一)
2022年5月15日 19:31

【Now新聞台】新冠疫情持續至今,九千多人染疫離世,絶大部分是長者。有獨居老人怕「中招」不敢出門,有確診後身體狀況變差,有康復後仍猶有餘悸;他們的生活和情緒如何受到影響?怎樣可以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經緯線】愁困疫城(二)
2022年5月15日 19:31

【Now新聞台】新冠疫情持續至今,九千多人染疫離世,絶大部分是長者。有獨居老人怕「中招」不敢出門,有確診後身體狀況變差,有康復後仍猶有餘悸;他們的生活和情緒如何受到影響?怎樣可以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經緯線】來不及道別(二)
2022年5月8日 20:01

【Now新聞台】第五波新冠疫情至今,九千多人染疫離世,數以萬計家庭面對喪親之痛。有人等了一個月才可以認領親人遺體,遺體要封棺才可設靈,不可以為死者化妝、換壽衣,也不可以瞻仰遺容;不少人未能向親人好好道別,他們有甚麼感受?

【經緯線】來不及道別(一)
2022年5月8日 20:00

【Now新聞台】第五波新冠疫情至今,九千多人染疫離世,數以萬計家庭面對喪親之痛。有人等了一個月才可以認領親人遺體,遺體要封棺才可設靈,不可以為死者化妝、換壽衣,也不可以瞻仰遺容;不少人未能向親人好好道別,他們有甚麼感受?

【經緯線】疫流打工仔
2022年5月1日 20:02

【Now新聞台】第五波疫情下,香港過百萬人確診,包括不少在抗疫前線工作的人員,他們的勞工權益是否得到保障?當機構實施「疫苗通行證」,沒有接種疫苗的僱員,面對怎樣的處境?

【經緯線】活現古蹟
2022年5月1日 20:00

【Now新聞台】古蹟是城市的遺產,盛載著時代的文化和歷史。透過修復,他(王鴻強)怎樣保存古蹟的「原汁原味」?

【經緯線】提早放暑假 (一)
2022年4月24日 20:05

【Now新聞台】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破天荒提早於三至四月放暑假。疫情高企,甚少外出玩耍,又要準備復課後的測驗和考試,學生和家長怎樣度過這個非一般的暑假?

【經緯線】提早放暑假 (二)
2022年4月24日 20:05

【Now新聞台】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破天荒提早於三至四月放暑假。疫情高企,甚少外出玩耍,又要準備復課後的測驗和考試,學生和家長怎樣度過這個非一般的暑假?

【經緯線】婚禮不似預期(二)
2022年4月17日 20:01

【Now新聞台】不少人都想辦一個難忘的婚禮,但疫情下結婚,困難重重。有新人兩年內四度延期婚宴,女兒出生了,婚宴還未舉行;防疫規例下,只限五人出席證婚,究竟讓爸爸還是媽媽出席?攝影師不可在現場,怎樣為新人記錄難忘的一刻?大妗姐又怎樣變身,當「視像大妗」?

【經緯線】婚禮不似預期(一)
2022年4月17日 20:00

【Now新聞台】不少人都想辦一個難忘的婚禮,但疫情下結婚,困難重重。有新人兩年內四度延期婚宴,女兒出生了,婚宴還未舉行;防疫規例下,只限五人出席證婚,究竟讓爸爸還是媽媽出席?攝影師不可在現場,怎樣為新人記錄難忘的一刻?大妗姐又怎樣變身,當「視像大妗」?

【經緯線】牛頭角「後花園」(二)
2022年4月10日 20:01

【Now新聞台】有五十多年歷史,由房屋協會興建的牛頭角花園大廈,將會分批拆卸重建,大約二千三百戶要搬走,邨內的商舖也不能倖免。有不少居民住在那裡超過半世紀,他們何去何從?心情又是怎樣?

【經緯線】牛頭角「後花園」(一)
2022年4月10日 20:00

【Now新聞台】有五十多年歷史,由房屋協會興建的牛頭角花園大廈,將會分批拆卸重建,大約二千三百戶要搬走,邨內的商舖也不能倖免。有不少居民住在那裡超過半世紀,他們何去何從?心情又是怎樣?

【經緯線】村校記憶(二)
2022年4月3日 21:31
2022-04-03-17-04-14mjkKkM5w.jpg
【經緯線】村校記憶(一)
2022年4月3日 21:30

【Now新聞台】鄉村學校曾孕育一代代新界人,但隨著城市發展,尚存村校寥寥可數。時代洪流下,仍然辦學的村校想辦法自強不息;已荒廢村校盛載畢業學生的特別回憶,希望用自己方式留住美好片段;也有城市人被村校文化深深吸引,盡力訴說村校與香港城市發展的關係。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頁
熱門新聞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