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專收少數族裔學生的指定學校被批評標籤化,教育局將會向100間學校提供額外津貼,鼓勵他們招收少數族裔學生。不過有扶貧委員會委員質疑,政策依然違反種族歧視條例,可能會提出司法覆核。
巴基斯坦裔的毛卡,在香港土生土長。就讀的中學是全港31間指定學校之一,八成九學生都不是華人。
曾讀主流學校,但中文差以致每科不合格,最終讀了一年就轉校。
與毛卡一樣,不少少數族裔學生,由於在主流學校得不到支援,唯有選擇指定學校,有些學校少數族裔比例更高達九成九。多年來,這個政策一直被批評製造種族隔離,有團體更考慮控告政府。
因應這種情況,教育局會在新學年微調政策,將少數族裔學生津貼擴展至約100間學校,學校最少收10個非華語學生,每年就會有額外30至60萬資助,幫學生改善中文。
這類學校亦會改名,不再有「指定」兩個字,希望將少數族裔分散到主流學校。
曾任社署署長、現任扶貧委員會委員的余志穩質疑,新措施只是粉飾現狀,不會接受。
他表示,一眾民間團體會要求平機會立案調查,如果情況在梁振英今個任期內沒改善,就會提出司法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