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周四到屯門區議會,游說支持研究擴建堆填區撥款。政府內部視為暑假前通過方案的最後一線希望。不過,關鍵人物劉皇發言明,除非政府撤回撥款,否則不會回心轉意。
除了屯門,打鼓嶺的鄉事派亦蠢蠢欲動,要求政府一視同仁,撤回三個堆填區的撥款申請,骨牌效應一發不可收拾。
本來劉皇發一人反對不是致命,但經民聯與劉皇發綑綁,令堆填區撥款隨時泡湯,可說是政府始料不及的。政府一直以為,有行會成員林健鋒在經民聯應該很穩當。怎也想不到,林健鋒會淪為經民聯的少數,只有他一人投贊成票。
這想法,從政府早期的拉票策略已可見一斑。民建聯數十名區議員,浩浩蕩蕩到政府總部與林鄭月娥會面,商討補償方案。其他政黨則由環境局出馬,令人覺得政府只重視在地區及立法會佔較多票的民建聯。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以往事例都顯示,鄉事派一旦被喚醒了,要擺平他們將要花更大力氣。周五財委會便開始審議,最遲下周便要休會。能否在數天內安撫到他們,要看林鄭月娥的本領。
民建聯獲萬千寵愛,但這一仗恐怕無福消受,他們連月內都成為箭靶。反對擴建堆填區的團體,示威對象不再是政府,而是民建聯;不單只民建聯總部遭人示威,連地區辦事處也遭殃。
常言道,形勢比人強。即使特區政府有民建聯這名堅實的政治盟友,願為政府擋箭,但局勢如此一面倒,恐怕誰也擋不住。不知現屆政府可有汲取教訓,日後更廣泛地團結建制派?
即使政府已夠票,但社民連梁國雄仍然會拉布,難以在數節財會上表決。其實除了劉皇發,不少建制派都期望府先撤回,重新布局,暑假後才再提交上財委會。讓大家毋需在會議廳內磋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