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堆填區「總有一個喺左近」

新聞智庫:堆填區「總有一個喺左近」

現時運作中的將軍澳、屯門和打鼓嶺堆填區,會在未來五年陸續爆滿。政府指擴建是刻不容緩,計劃在下星期在立法會表決。當中將軍澳堆填區是最接近民居,遇到的反對聲音亦是最大。

雖然你未必住在將軍澳,但又有否想過,你家旁邊都可能曾經是堆填區呢?

香港有13個已關閉的堆填區,分別位於九龍和新界各處,有些更是在市區的黃金地段,可以說是「總有一個喺左近」。

隨著社會發展,這些堆填區附近都建了住宅,例如佐敦谷舊堆填區附近有順利邨;牛池灣舊堆填區對面就是新屋苑峻弦;而晒草灣堆舊填區旁就有麗港城。

觀察它們關閉的趨勢,見到最先爆滿的是位於香港中心的堆填區,之後到邊緣地區的堆填區都相繼爆滿,直至90年代,連將軍澳、大埔、青山等堆填區都陸續飽和,需要關閉。

這些退役堆填區總共佔地300公頃,有15個維園大,現時全部都已經變身成康樂設施和綠化區。就像在葵涌醉酒灣的這個bmx小輪車場,有國際標准的賽道,是09年東亞運的比賽場地。原來半個世紀前,這裡還是個堆填區,收集了350公噸垃圾。

而位於藍田的晒草灣堆填區,在1980年關閉。到了十年前,晒草灣堆填區亦變成公園,有足球場、緩跑徑,原來公園地底埋藏著160萬噸垃圾。

一般休憩場所都是全面禁煙的,而在這些堆填區變身而成的場地吸煙,更是萬萬不可。因為垃圾分解時會釋放出沼氣,當中含有的甲烷是極度易燃。為了避免這些危險氣體積聚,場地周邊都裝有通風井。不過可以放心的是,工作人員會不時監察氣體排放的濃度,確保水平遠低於國際上限,不會損害使用者的健康。

有些關閉了的堆填區更設有專門系統收集有機氣體,再轉廢為能,當作煤氣或發電燃料之用。

今屆政府經常為找地建屋而煩惱,這些關閉了的堆填區又可否幫忙呢?原來這些土地要等30年才可以完全修復,期間堆填區會持續沉降,不適宜興建建築物。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