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市民投資iBond一萬一年收息四百元

市民投資iBond一萬一年收息四百元

多家銀行為爭取客戶認購iBond,都表明不會收取客戶的認購費及存倉費。不過多名學者批評,整個發債計劃完全幫不到市民對抗通脹。

銷售iBond的分銷銀行多達20家,銀行都各出奇謀,爭相搶客。聯席行之一的中銀香港話,他們與另一家聯席行滙豐,都不會收取百分之0.15的認購費及存倉費。

其它銀行如渣打及東亞都表示會豁免所有費用。

中小型銀行更加進取,不單不收費,更加送一百元購物禮券予認購iBond的客戶。至於如何認購,市民如果於分銷行已經擁有投資戶口,就可以通過三大途徑,分別透過網上、電話及前往分行去認購,如果市民本身沒有投資戶口,要親身前往分銷行,先設立投資戶口,期間要進行風險評估及錄音,之後才可以認購iBond。

經過一連串的認購程序,市民最終可能只能投資一萬元,一年都只收到大約400元利息。

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質疑,iBond根本幫不到有需要的人士對抗通脹。也有港大有學者亦都批評,iBond發債額只有100億元,規模太少,根本不能夠協助市民抗通脹。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