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一對內地夫婦十六年前來港產子,兒子出生後腦癱及四肢殘障,懷疑醫生疏忽,向醫委會投訴,醫委會最後因為個案拖延太久而永久擱置聆訊。家屬批評醫委會失職,不排除提出司法覆核。
黎先生和太太在社區組織協會協助下召開記者會,他們2009年從內地來港產子,太太在浸會醫院分娩,兒子出生後感染乙型鏈球菌導致腦癱及四肢殘障,質疑涉事醫生未有及時跟進及處理,翌年向醫委會投訴;其中一名醫生原定在2016年展開聆訊,但他提出需時整理證據,要求押後獲批,醫委會之後一直未定新日期,拖延至本月中重啟聆訊。
涉事醫生在聆訊首日申請永久擱置,指案件歷時近15年,繼續審理對他不公平,醫委會認為案件拖延多年,對被告的紀律聆訊程序造成不公,同意永久擱置聆訊。
黎先生:「那幾年一直沒有解釋為甚麼會拖延,其實這件事醫委會秘書處自己沒有工作,是醫委會自己的問題,我們是受害者來的。為甚麼醫生說對他不公平?對我們公平嗎?現在香港好像第三世界都不如,這樣做沒有天理。」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醫委會失職,建議醫委會參考死因庭的案件管理程序,目標在兩年內完成聆訊,並交由專職人員負責投訴。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醫委會的秘書處在當中無理拖延處理投訴個案,結果令到黎生、黎太的投訴最終未能處理,醫生亦不能夠透過公平聆訊去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過時都未完成,秘書處有責任儘快去追討。」
彭鴻昌指,如果醫委會未有覆核研訊結果,家屬不排除會提出司法覆核,要再同律師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