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中國物理學家楊振寧因病逝世 享年103歲 13歲已豪言要拿諾貝爾獎

中國物理學家楊振寧因病逝世 享年103歲 13歲已豪言要拿諾貝爾獎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中國物理學家楊振寧因病逝世 享年103歲 13歲已豪言要拿諾貝爾獎

【Now新聞台】中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逝世,享年103歲。楊振寧過去致力貢獻現代物理學發展,促進中國科技交流及進步,培育人才。

楊振寧1922年在安徽合肥出生,兒時學業成績優異,尤其數學方面。13歲時向父母豪言要拿到諾貝爾獎,自此逐步向目標邁進,16歲考入西南聯合大學,22歲取得清華大學理學碩士,翌年赴美留學。

40年代末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再在引薦下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擔任研究員。1954年,楊振寧與美國物理學家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奠定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基礎,被視為現代物理學基石之一。1956年,再與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這個定律被認為是否定宇宙左右對稱的性質,他們翌年憑此理論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共同成為最早奪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楊振寧:「我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幫助中國人克服了很多年自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這種心理作用。」

楊振寧被譽為20世紀首屈一指的科學家之一,在粒子物理、場論、統計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物理學多個領域取得諸多成就,對推動相關領域發展有深遠影響,貢獻現代物理學發展,在全球各地獲獎無數。

留洋廿多年的楊振寧,1971年首次回新中國訪問,掀起華裔學者訪華熱潮。其後數十年持續到中國訪學交流及資助學者,為中國科教發展奔走獻策。1999年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並創立基金會,協助大學引進人才及學科建設。八十多歲時,仍親自為大一生講課。

楊振寧:「楊振寧你血管裡頭所流的是你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我的終點就是我的起點、我的起點也是我的終點,我希望訓練出來未來的物理學方面在世界上是領軍的人物。」

楊振寧周六中午12時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清華大學在訃告中,形容楊振寧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傳奇,心懷家國的永恒迴響。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