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今屆全運會將於11月舉行,廣東賽區應用企業新科技,配合廣州體育學院的運動科學數據化設備,籌建一個「科技賦能」的全運及殘特奧會。
位於天河區的廣州體育學院1956年成立,學院內的體能訓練中心有多種科學數據化設備,運動員站上感應儀器,分析身體成分,再戴上追蹤儀,透過不同的體能測試,包括原地跳躍、抬腿跑、掌上壓及仰臥起坐等了解運動員的體能表現,以及關節受傷風險,還有針對速度訓練,力量及爆發力的輔助設備。
學院體能訓練教師指,利用數據可以更準確制定訓練計劃。
廣州體育學院體能訓練教師何家欣:「以前沒有數據化時,我們就用經驗,但每個人每天狀態是不一樣的,那我們怎麼衡量他今天狀態好不好,就是要通過我們數據化的一些設備去監控剛剛那個運動員(數據)67,那如果他明天訓練是53,我就知道這個運動員他的狀態其實不太好,不建議他進行一些爆發力訓練。」
除了運動科學,賽區亦應用不同科技,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展示「微納米製冷技術」塗料,將應用於義工服務站的外牆,以降低室內溫度,無人駕駛的士亦會於比賽期間服務。
全運會期間在廣州會有100部無人駕駛的士,在南沙,區乘客可以隨意選擇上落的位置,而在市中心就要跟隨指定路線。
公司負責人指,早前已經進行了超過5000萬公里測試,更嘗試過在大暴雨中行駛,面對各種路況有成熟的處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