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漁護署接收千多隻貓狗 呼籲市民領養代替購買

漁護署接收千多隻貓狗 呼籲市民領養代替購買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漁護署接收千多隻貓狗 呼籲市民領養代替購買

【Now新聞台】漁護署去年接收過千隻狗和400多隻貓,經過基本身體檢查及行為訓練後,會將適合領養的動物送到動物福利機構開放領養。署方呼籲市民以領養代替購買,給動物一個家。

就快8歲的唐狗Abigail,現時眼仔睩睩,情緒穩定、不怕人,又懂得聽指令。不過快樂背後還有一段故事,牠4年前被棄養到漁護署,期間有幾個暫養家庭收留,直到大約一年前,遇上領養人Chi Chi。她第一眼見到Abigail,就決心要照顧牠一輩子。

領養人Chi Chi:「牠一入到家中,牠看著我們、跟著我們,面對著我們告訴我們,我可以信任你,你會保護我,心裡已經心軟。我們想領養狗不想購買,因為我們兩個都覺得,已經那麼多狗在香港需要一個家庭,需要領養。」

在漁護署還有很多與Abigail有類似經歷,還在等待家庭溫暖的狗隻。過去三年,漁護署每年平均都接收大約1000隻狗、約400隻貓及其他動物。

署方會為牠們做基本身體檢查、打疫苗,觀察他們的行為表現,再將適合領養的動物送到動物福利機構。

漁護署獸醫師(動物管理)關晉樂:「我們一定覺得有更加進步的空間,現在四成領養率,還有六成待領養中。如果動物經過身體健康及性情評估合格的話,我們沒有限期,會繼續讓牠在中心逗留,直到安排到去肯接收牠的夥伴動物福利機構。」

貓狗領養慈善協會創辦人Jen Chan:「都要面對現實,如果那隻動物有天生病痛,有一些長期病要用藥或療程,是有難度。體型如果牠是一隻大型的狗,有時會較難被領養。」

醫生表示一般來說,小狗打了疫苗戒了奶,沒有健康問題,好像牠這樣大約兩個月大,就可以開始找領養家庭。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