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有關注肥胖症問題的組織進行調查,發現四成受訪者屬超重或肥胖,但不少人對肥胖有錯誤認知,建議政府推行肥胖症篩查。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香港,是否瘦就等於美麗?個個都減肥,又是否個個都需要減肥呢?
許先生:「我覺得現在也滿意自己的身材,城市人來說本身要上班,其實能夠抽到時間,適當地做運動已經很好,BMI現在是略為偏高。」
林小姐:「我是有點地方始終是胖的,我們始終是亞洲人,很難去到超重。」
馬先生:「我覺得還可以,減得更乾一點,有腹肌我覺得會更好一點。最極端,節食還有有氧(運動)。」
在世衛組織建議標準下,只要BMI大過或等於25就屬於肥胖。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今年5至6月訪問了509人,發現4成受訪者BMI超過23或以上,屬超重或肥胖。這些受訪者中,超過一半從未減肥,更有3成人認為自己僅屬微胖。相反,BMI適中或過輕的受訪者中,有近4成人曾經減肥,調查反映不少人無正確管理體重。
有醫生指量度肥胖不是只靠BMI數字。
香港肥胖學會前主席兼外科專科醫生徐俊苗:「BMI無法直接量度體內脂肪水平,如果他的BMI已經大於25,我們值得看他的腰圍,如果男士腰圍大於90厘米,女士腰圍大於80厘米,兩個項目加起來,我們就可以斷定他的身體處於受到過多脂肪。」
醫生又指,如果體脂過多,加上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肥胖相關疾病,已屬於臨床肥胖症,可以用藥物或縮胃手術等治療,但有不少人都拒絕求醫。
香港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委員林展滔:「超過八成人覺得需要用運動或者飲食改變肥胖,3成人覺得用意志力可以減肥。」
調查又指,近7成受訪者不認為肥胖症是一種疾病,聯盟認為政府應加強教育市民,並推行肥胖症篩查及參考世衛建議,將新型減肥藥物列入本港基本藥物清單。
聯盟又指出,透過節食和做運動減肥,身體會出現代謝適應,體重有機會反彈,必要時可以尋求醫生或專業人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