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黎智英案結案陳詞 辯方稱報章應享更大自由遭法官質疑

黎智英案結案陳詞 辯方稱報章應享更大自由遭法官質疑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黎智英案結案陳詞 辯方稱報章應享更大自由遭法官質疑

【Now新聞台】黎智英國安案續審,辯方繼續結案陳詞,指報章應該比普通人享有更大的自由,傳媒亦有責任擔當守門人,法官質疑新聞自由的原則如何應用在勾結外國勢力罪。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裁判法院,案件踏入第153日審訊。

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指,報章應較普通人享有更大自由,否則記者會無法提供資訊,以確保公眾知情權,而傳媒亦有責任擔當「守門人」角色,向公共機關問責。

法官李運騰質疑,表示控方是指控《蘋果日報》請求外國制裁,即使新聞自由原則適用於煽動罪,該原則如何能應用於勾結外國勢力罪。

辯方稱,控方承認《蘋果日報》在國安法生效後,沒有直接請求制裁,因此法庭檢視涉案文章時應考慮新聞自由原則。法官杜麗冰表明,法庭會考慮文章在甚麼情境下提及制裁。

辯方提出,若一眾被告達成協議,要做的事不是非法,就不構成串謀,控方若想證明有串謀,就需要證明有新協議。

法官李運騰指,本案特點是各被告協議請求制裁的行為,中途因國安法生效變成非法,舉例一些人協議將含大麻成分的產品輸入本港,此行為在達成協議時合法,但在輸入途中變成非法;按辯方的說法,這些人繼續輸入相關產品是不違法。

法官杜麗冰亦質疑,表示若繼續履行原定協議輸入相關產品,就會變成非法串謀行為。

辯方又指,請求的意思不包括煽惑或鼓勵,請求的制裁亦必須是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不包括政府官員。

法官李運騰質疑制裁身為港府首長的行政長官,制裁的原因是基於他以特區名義所做的事,是否有改變港府政策的目的。

法官杜麗冰亦質疑一個國家是透過官員行事,辯方意思是否指制裁特首並不會嚴重干擾政府履職。

彭耀鴻解釋制裁某些個人未必會影響國家,國安法的用字毫不模糊,清晰指出請求制裁香港特區或中國政府整體才算犯法。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