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 每年獲資助最多2000萬元

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 每年獲資助最多2000萬元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 每年獲資助最多2000萬元

【Now新聞台】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來自多間本港資助大學,政府每年會資助每所實驗室最多2000萬元。中大希望未來數年發展科技一條龍;港大就指,希望為香港培養像馬雲及馬斯克這樣的年輕人。

獲得授牌的實驗室來自中大、港大及科大等多間本港資助大學。其中港大一共擁有5所,在各大學之中最多。校長張翔指,一國兩制為科研帶來發展空間及優勢,會保持與國際聯通,繼續培養及吸引頂尖人才。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我們成立了一間香港青年人創業的一間學校,叫School of innovation,是創新學院,這是一個全新的教學也是一個探索,所以我們希望為未來香港培養更多像馬雲、馬化騰、馬斯克這樣的年輕人,為香港未來的創造更多價值。」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我們未來數年想發展科技一條龍的發展,由基本研究、應用研究及落地。中大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及技術落地方面做得不錯,我們會繼續努力。例如我自己做轉化腫瘤學,未來我們要放眼大灣區,有很多臨床資源,可以做一些以前沒有辦法做到的大型臨床研究,令發明與癌症有關技術可以早些落地。」

創科署向每所實驗室提供每年上限2000萬元資助,亦要求所屬大學提供每年不少於400萬元的配套資源支持。創科局期望實驗室重組後,能對接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積極拓展全球的科研合作,同時能夠大力的培養和吸引全世界的頂尖人才,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力量。現在是每年我們提供最多2000萬元,各個實驗室都會提交具體工作計劃及財務報告,確保這2000萬用得其所。」

孫東表示,除了在港國家重點實驗室外,亦希望本港其他科研機構能夠成為吸引和培育國際頂尖人才的重要平台。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