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個案極罕見|雙胞胎孕婦急性主動脈撕裂 中大及威院團隊成功救治保三母子平安

個案極罕見|雙胞胎孕婦急性主動脈撕裂 中大及威院團隊成功救治保三母子平安

【Now新聞台】去年一名懷雙胞胎的孕婦出現急性主動脈撕裂,中大醫學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組成跨專科團隊,成功為孕婦修復主動脈,保著母子三人性命。團隊形容個案極罕見,具有參考價值。

陳女士去年6月懷孕25周時突然胸口不適及氣促,送入威爾斯親王醫院,發現急性主動脈撕裂,當時心臟衰竭,要立即做手術,否則胎兒及媽媽都會有危險。

陳女士:「特別無助,當時那一刻,需要很緊急進行手術,當時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兩個胎兒是安全、健康。」

孕婦出現急性主動脈撕裂,全球20年來只有29宗案例,孕婦存活率只有兩成。陳女士的胎兒只有25周,若先取出胎兒再施手術,胎兒生存可能性低。

中大醫學院及威院心胸外科、婦產科等醫生組成跨專科團隊,決定將胎兒保留在母體內,為孕婦進行主動脈根部置換術。

威院麻醉、痛症及圍術期副部門主管黎敏玲:「我們主要目標是維持媽媽血壓、心臟情況所有事穩定。我們不讓媽媽降溫,因為心臟開胸手術有時(體溫)會偏低,媽媽體溫低一點,代表胎兒更低。」

手術難度之一是孕婦要在心臟停頓下進行,團隊應用「體外循環機」繼續向其他器官泵血,並置換混合生物心瓣及人造血管。

整個手術在4小時35分鐘內完成,比平時需時少一半,團隊指手術分工明確、分秒必爭。

中大醫學院心胸科組教授黃鴻亮:「當病人需要體外循環機越久,對於心肺的發炎反應一定會增加,一般會與併發症、腎衰竭、流血各方面、心衰竭都會增加,不過一般(手術)到七、八小時,相信整體風險會增加兩至三成。」

團隊手術期間亦監察「孖胎」脈搏正常,陳女士在手術後17日出院,懷孕第31周順利誕下「孖仔」,母子平安。

團隊指,本案例在全球極為罕見,沒有前人經驗或指引參考,已經將案例寫成論文,並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