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天文台一星期內兩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渠務署確認五宗水浸個案。有氣象專家預測,本港的暴雨將會越來越頻密。
紅雨及黑雨生效期間,渠務署派人到柴灣道迴旋處及黃大仙龍翔道等水浸黑點清理渠口。這兩個黑點今次暴雨都未有水浸。署方合共派遣逾110隊緊急應變隊伍,巡查全港約240個容易淤塞的地點。
翻查紀錄,本港發出黑雨警告最多的年份是2000年及06年,一年內共發出3次。而今次在一星期內,香港市民已兩度經歷黑雨,主要是受熱帶氣旋「竹節草」影響。
有氣象專家表示,香港下暴雨的次數變得頻密,這個趨勢與聯合國權威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觀測一致。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香港來說,下雨,尤其是下大雨,機會比以前多。主要原因是全球暖化以及氣候變化。如果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直到世紀末,有機會這些大雨比早前多10%甚至以上。」
天文台預計,未來兩三日天氣會持續不穩定,雨勢有時頗大,以及有狂風雷暴。下周中至後期,驟雨會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