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基孔肯雅熱|劉宇隆料本港輸入風險高 食環署聯同多部門加緊滅蚊

基孔肯雅熱|劉宇隆料本港輸入風險高 食環署聯同多部門加緊滅蚊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基孔肯雅熱|劉宇隆料本港輸入風險高 食環署聯同多部門加緊滅蚊

【Now新聞台】基孔肯雅熱在全球個案上升,有專家指香港輸入個案風險高,但變成風土病機率不大。食環署聯同多個部門加緊滅蚊,提醒市民做足防蚊措施。

全球過百個國家出現基孔肯雅熱病例,鄰近的廣東省已有近五千宗確診,深圳、澳門等亦陸續出現個案。

食環署在本台節目《時事全方位》上指,早前與環境及生態局等20多個部門開會,加強滅蚊工作。

署方指出,基孔肯雅熱可以透過被白紋伊蚊叮咬而傳染人類。署方在全港64個地方設置誘蚊器,發現今年每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比前兩年同期低,並呈下降趨勢,不過市民北上頻繁,實際情況需待市民外遊高峰後才得知,建議市民回港後要加強防蚊。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李明偉:「建議市民回到香港後兩個星期內,如果要外出,都可以用蚊怕水。情況是萬一不幸真的帶有這些病毒,因為有時候病徵未必嚴重到自己察覺到。如果他在本地被蚊咬,我們其實最擔心有本地個案出現,所以在輸入個案方面,防範很重要。所以人為可以做的,就是保護自己防止被蚊咬,回到香港之後也是要防止被蚊咬。」

有專家指,現時內地出現多宗案例,香港出現輸入個案風險亦很高,市民應加密清理積水,從源頭滅蚊。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現在大灣區要整合、要人員流通、貨物流通,我自己本人覺得輸入個案是高機會有,有也要以平常心對待。這個病要變為香港的風土病,我自己覺得機率不高,甚至大規模爆發也不高。市民都要做好自己的事,要滅成蚊、清積水,防止蚊叮咬自己。」

感染基孔肯雅熱會出現發燒及嚴重關節痛。劉宇隆指,如果年長及慢性病患者風險更加高,孕婦亦要提防在懷孕期間感染,以免傳染嬰兒。

 

  1. 更多